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以柔化著稱的吳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的拳法大小適中,松靜自然,很適合人們閑暇時練習,它能夠舒展身心,放松心情,在練習吳式太極拳時,它的樁功很重要,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吳式太極拳四種樁功的練習方法!
吳式太極拳四種樁功
樁步又叫樁功,因樁功是拳術中的一種很重要的基本功夫,所以它既有強壯身心(能使體內的中氣保持中正安舒)之功,又有穩定平衡之能。
1、馬步站樁
練步之法以馬步為基礎。馬步,又名馬襠、地盆或站樁。為什么要練馬步站樁呢?因其步穩氣沉,不但可免血氣上浮和呼吸短促之病,而且可使浮力漸去,得到氣力沉重的效果。雖然拳術多半都在練手上的功夫,但是如步法不穩固,基礎不堅,一動即搖,上重下輕,結果好像風絮水萍,毫無根基,這樣會影響到全身,使之散亂。所以我們要求練其舉足輕如鴻毛,立步重如泰山。如此可見,應該下苦功夫,練習馬步站樁。
練馬步樁的方法是兩腳平行分開,相距要比肩寬,身向下蹲如坐馬上之姿勢,同時兩臂向前伸出,隨之,分向左右,平置于身之兩側,兩臂略低于肩,掌心均向下(注意松肩墜肘);兩眼向前平視;呼吸保持自然。當身體下蹲的同時,意念在命門,感到腳跟吃力時,再想膝蓋尖與腳尖呈垂直狀,穩定時,意念又至命門,如此反復,直至兩腿酸痛到極點才能休息,萬不可一站即起,否則很難收到功效,初學者不可不注意。每天早晚分做兩次練習,時間長短可以逐漸增加。
2、川字步站樁
太極拳的站樁,多用川字步,不用丁字步,也不用八字步,因為丁字步小,八字步大,若使身體變化靈敏,以川字步為佳。
練川字步的方法是由立正姿勢開始,先向前方踏出一步,兩腳尖方向均向前,兩腳一前一后。左右的距離是以自己的一腳之長為度。隨之,往后坐身,體重落于后腿,以鼻尖、膝蓋尖、腳尖三尖相照(即三尖上下對正呈垂直線)。與此同時,前腿舒直,腳尖蹺起,腳跟虛落于地面;兩臂同時向前伸出,一臂在前,掌心朝里,拇指與鼻尖前后相對,一臂在后,掌心朝外,以中指尖貼近臂彎,拇指對正心窩。兩眼順前手的拇指上方平遠視。初學者如能依此法在規范正確的方式上練習,在不久期間后,身體各部即會感到舒適、愉快。尤其是腰、腿各部就會有異常的發熱和舒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