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紫薯。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大學科學家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吃兩次紫薯可以降低血壓,其效果與吃燕麥一樣好,且不會導致身體發胖,適合體重超標的高血壓患者。新研究負責人喬·文森教授指出,紫薯可以帶皮烤熟食用。油炸薯條或薯片不利健康,因為在高溫油炸過程中,很多營養成分遭到破壞。芮莉莉提醒,紫薯雖好但缺少蛋白質和脂肪,因此要搭配蔬菜、水果及蛋白質食物一起吃。
而且,紫薯好的吃法是煮熟帶皮吃,盡量不要用微波爐烘烤,因為微波爐的高溫會破壞其中的有效物質。此外,有黑色斑點的紫薯皮不能食用,會引起中毒。
5.海藻。
2011年,美國《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稱,愛爾蘭農業部食品研究中心通過對100項相關研究進行的數據分析發現,常吃海藻有助于降低高血壓,預防心臟病。因為海藻中含有有助降壓的關鍵成分生物活性肽,其作用類似于常見降壓藥。海藻類食物主要包括:裙帶菜、海帶和紫菜等。
另外,牛奶中也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肽。芮莉莉建議,高血壓患者可以用海帶燉豆腐,對降壓有輔助作用。她還提醒,由于海藻的含鹽量較多,因此也不宜多吃,一周好不超過兩次。
6.辣椒。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陳振宇博士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辣椒中的辣椒素有助于降低血壓和血脂,進而降低“全球第一殺手”心臟病的危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教授丁榮晶介紹,其實早在2010年,我國第三軍醫大學就研究發現,辣椒中的辣椒素能使血管出現明顯的舒張,并實現降壓效果。
然而,每天吃多少辣椒才能“遠離心內科醫生”,這仍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芮莉莉提醒,辣椒素能促進胃部蠕動、血液流動以及黏液分泌,對胃部有刺激作用,因此患有胃炎和胃潰瘍的人不適宜多吃辣椒。
7.獼猴桃。
2011年,挪威奧斯陸大學附屬醫院一項新研究宣稱,每天吃3個獼猴桃可以降低高血壓,其效果比吃蘋果更顯著。新研究中,科學家研究了平均年齡55歲的50名男性參試者和68名女性參試者。結果發現,每天吃3個獼猴桃比每天吃一個蘋果降壓效果更好。紐約預防心臟病學家蘇珊娜·斯坦巴姆博士等專家一致認為,在有益心臟健康的“每天五份水果蔬菜”飲食中,應該包括獼猴桃。
8.無醇紅葡萄酒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2012年刊登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一項新研究首次發現,心臟病高危男性每天飲用2杯無醇紅葡萄酒,4周之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降低6毫米汞柱和2毫米汞柱,相當于心臟病和中風危險分別下降14%和20%。科學家分析指出,普通紅葡萄酒中的酒精會妨礙降壓功效,因此,只有飲用酒精含量不超過0.5%的無醇葡萄酒,才能起到一定的降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