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都很愛健身,健身一方面可以使身體健康,也可以健美,那么健康有什么壞處呢?健身不當會損害關節么?今天專家葛鳳麟要跟我們講解什么樣的健身易導致關節損傷,如果你經常健身的話一定要收看健康大財富,以防關節損傷!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健身導致關節損傷
1、主觀因素
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前的準備活動認識不足,甚至認為做準備活動是浪費時間、耗費體力,往往不做準備活動就進行劇烈的活動,因而容易產生運動損傷;
對所從事的體育項目認識不足,不注意運動規律及各項運動項目的特點而增加受傷機會;在體育活動中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運動經驗及自我保護意識。
2、客觀原因
運動時組織渙散、混亂,對活動的項目、內容、人數、場所沒有統籌安排,造成部分區域人多擁擠和缺少保護措施、跌倒、碰撞事故時有發生;在籃球、足球等對抗性強的項目中違反規則,動作野蠻,采用不規范動作和出現摔、跌、踩、踢等而致傷;體育項目鍛煉不符合年齡、性別、個人特點,活動、比賽日程安排過緊導致超負荷運動而致傷。另外場地不完善、器材不符合要求等原因也容易導致運動損傷[1]。
3、生理因素
全民健身運動參加者在年齡、性別、肌肉力量、心肺功能、關節、韌帶、骨成分等解剖生理因素上差異較大,如果從事的健身活動不適合自己的特點容易引起運動損傷。另外由于疲勞時力量、動作精確度和共濟技能下降,警覺性和注意力減退,機體反應遲鈍,也是造成損傷的重要因素。
4、心理因素
在全民健身運動中對一些競爭性激烈、競技性強的項目,由于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的引起的激烈導致運動員的心理活動過分激動,大腦皮質興奮程度過高、過強,情緒緊張且不穩定,往往失去自我控制與調節能力而出現錯誤動作或多余動作,在激烈體育運動中容易導致自身或他人的嚴重損傷。
本期嘉賓介紹
葛鳳麟
男,中醫骨傷科主任,“葛氏捏筋拍打正骨按摩療法”主要繼承代表人,中醫傳統醫學手法研究會會員,新加坡同濟醫藥學院客座講師。多年來為廣大患者、外國友人、中央領導、各界名流治病保健,享譽海內外。擅長中醫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肩周炎及各種軟組織扭挫傷。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寧夏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預防關節損傷
1.正確的落地技巧對預防膝關節損傷很重要。建議運動中落地時,應以前腳掌先著地,膝關節彎曲,軀干微微向前傾。盡可能避免膝關節側向或前后的動作。
2.選擇平整、適宜運動的場地,不要在太硬或坑坑洼洼的地方運動。
3.運動前進行10-15分鐘熱身,活動開全身關節。
4.選擇合適的運動鞋和護具。有些人不管打籃球還是踢足球,都是一雙鞋,這是不正確的。籃球鞋鞋幫較高,鞋底很軟,可有效保護踝骨,利于彈跳。而足球鞋抓地很牢,可有效防止在草地上滑倒摔傷。
5.別在缺乏專業訓練和教練指導下隨意嘗試高難動作。
6.受傷后及時找醫生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