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是真實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它潛伏在我們周圍,那么白癜風與地域的分布有關系么?每個地區的發病率一樣不?今天養生匯要請專家馬春林好好為我們講解這其中的聯系,好及時的預防白癜風找上門!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白癜風與地域的關系
全世界人群發病率平均在1%~2%,人口約按50億計,白癜風的發病人數將高達5000多萬,且其中幼齡發病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經調查,白癜風的人群發病率有地區、人種、膚色的差異,如在我國東北農村皮膚病普查提示,白癜風的人群發病率為0、09%~0、15%,另有資料顯示,白癜風的發病率南京地區為0、2%,深圳地區為0、54%,湖北某縣為0、5%~1%,而山東濟南竟高達2、7%,這可能與人們的生活、飲食習慣及工作環境的因素有關。一般來說,膚色越深的人種發病率越高,如在法國、美國等白種人中白癜風發病率不到1%,而印度居民中白癜風發病率則不會底于4%;有些地區如非洲曾把白癜風視為地方流行病。
黃種人介于黑種人與白種人之間,如日本發病率約為2%,而我國大約在1%。深色膚種人群與淺色膚種人群之間發病率相差顯著,可能與合成的成熟的黑素體形態上的差異有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膚色淺的人種黑素體色澤相對較淡,體積較小,橢圓形,呈**型分布,亦即幾個黑素體裹在一起;膚色深的人種黑素體則相反,色澤深褐,體積較大,球形,呈單一型分布,亦即黑素體單個存在。
2.黑素體從黑素細胞轉移到臨近的角質形成細胞中時,膚色淺的人種黑素體主要見于表皮的基底層與棘細胞層,而膚色深的人種的表皮各層均可見到黑素體。
3.黑素體在各層細胞中的降解過程亦不同。膚色淺的人種的角質形成細胞內黑素體大部分被角質形成細胞內的溶酶體直接作用而降解;而在黑色人種中,角質形成細胞的黑素體即彌散到表皮各層,后隨角質層的脫落而與表皮分離,這就是膚色深的人種膚色較深的主要原因。
4.膚色深的人種的黑素合成代謝可能比較旺盛,如一旦給予紫外線那樣的激活因素,黑素合成代謝會極為旺盛,因此會加快黑素細胞的消耗。由于旺盛的黑素代謝,其中間產物的過分堆積反過來又能殺傷黑素細胞,從而阻礙了黑素的合成代謝而發生脫色性病變。
本期嘉賓介紹
馬春林
馬春林,現任北京馬春林白癜風醫學研究院院長、北京方舟中醫醫院院長,“中醫免疫平衡三聯療法”創始人,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全國白癜風防治公益服務平臺”首席專家。
2010年5月15日,馬春林受邀出席全國“第二屆中醫藥名家高層論壇”,其中醫免疫平衡三聯療法獲得國家級論證和國家級推廣。
無花果葉
取成熟的鮮無花果,每天空腹吃3個;另取鮮無花果葉100克,水煎,濃縮成30毫升。用棉球蘸擦涂白癜風處,同時曬太陽10~20分鐘。
前蘇聯科學家從無花果葉子中分離出一種光敏性物質,能使皮膚在紫外線的作用下產生色素,從而起到治療白癜風的作用。無花果為桑科植物無花果的果實。其果汁含微量元素銅和抗癌成分。
硫磺豆腐
用硫磺2克研成極細末,摻入豆腐半斤中,臨睡前1次吃完。連吃2周。
硫磺,為天然硫磺礦石,勿用提純的硫磺。有溫陽緩瀉,排毒養顏的作用。與豆腐同吃防其上火,豆腐所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有營養皮膚的作用。在食用前要注意存在個體差異問題,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白癜風的治療同時咨詢醫生是否適用于個人,以免引起嚴重的副作用。
白斑補腎湯
用黑芝麻、沙苑子、白蒺藜、女貞子各15克,復盆子、枸杞子、熟地、川芎、白芍各10克,水煎去渣,取濾液,當飲料飲用,每日1劑,連飲3個月。本方有補腎促進黑色素生成的作用。根據中醫“黑色屬腎”的理論,用補腎法已證實對白癜風的治療有效。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食用如黑芝麻等含黑色素較多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協助白癜風的治療,從而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云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