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廣大人民所喜愛的健身運動之一,太極拳又有流派之分,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來了解一下楊式太極拳,在本篇文章中詳細的向大家介紹了如何練習楊式太極拳,下面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楊式太極拳習練之法
一.太極拳系內家拳,力出于骨、勁蓄于筋,不求皮堅肉厚,而求氣沉骨堅。故無張筋錯骨之苦,無跳躍奮力之勞,順其自然,求先天之本能,為返本歸原之功夫。
二.練太極拳有三到,神到、意到、形到。如身法正確,則進步甚速,每日有不同之感覺。學者宜細心體味之。
三.如身法不合,神意不到,如火煮空鐺,到老無成。有十年太極拳不如三年外家拳譏。故第一須勤,第二須悟。功夫如何,視智慧如何。但勤能補拙,須自勉之。
四.練拳時呼吸不要勉強行深呼吸。功夫純熟,自然呼吸調勻,否則有害無利。
五.太極十三勢本為導引功夫,導引者導引氣血也,故功夫純熟氣血調勻,百病消除。千萬不可自作聰明。如舌頂上腭,氣沉丹田等類,功夫到后自然氣沉丹田而行百脈,此乃自然之理,不可以人力強求。
六.松肩垂肘,乃言力不可聚于肩背。要將力移至臂部肘前一節(注:即為曲池發勁),此乃意會而不是能言傳者。學者要細心體味之,不可拘泥而行之,不得滯重力沉難于輕靈。
七.提頂吊襠,提頂要天柱(背脊)直也。吊襠,襠氣由尾閭向上提(注:尾閭后翻)也。收勁時胸要稍稍含虛,發勁時要天柱中直,切不可含胸駝背,以致肺部受傷。
八.練拳一次至少三趟。第一趟開展筋脈,第二趟校正姿勢,第三趟再加意形。純熟之后,一出手便有意形(注:即為拳意上手),則進步更速。倘每次一趟,日練十余趟也無用處。如年老活動血脈者,不在此例。
九.知覺懂勁要多推手,自得粘(沾)連黏隨之妙。如無對手,勤練架子,及時兩臂模勁,假想敵人進攻,我以何法制之,日久亦能懂勁。惟進步較慢。
十.推手時要細心揣摩,不可將對方推出以為笑樂,務要使我之重心對方不能捉摸。對方重心時時在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