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氣已經轉涼,明顯的感覺到天氣的干燥,喉嚨發干、身上會起皮,然而你知道秋天這個季節會出現涼燥么?你知道什么是涼燥么?這個時候我們該吃什么調理身體呢?專家王玉光有話要對我們說,那么他會如何解說涼燥呢?一起關注北京衛視養生堂節目!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什么是涼燥
指感受秋涼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寒者。臨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鳴而寒,類似感受風寒,但本病有津氣干燥的現象,如唇燥嗌乾、干咳連聲、胸滿氣逆、兩脅竄痛、皮膚乾痛、舌苔白薄而乾等癥。這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損而出現的寒燥癥狀。
涼燥
①病證名。外感燥證之一,系感染秋燥之邪而偏寒者,與溫燥相對而言。亦稱燥涼。《重訂通俗傷寒論·秋燥傷寒》:“秋深初涼,西風肅殺,感之者多病風燥,此屬燥涼,較嚴冬風寒為輕。”初起多見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塞流涕,狀類風寒,然又見唇燥咽干,干咳連聲,舌苔薄白而干,脈浮弦緊。治宜辛開溫潤,用杏蘇散、蔥豉湯。如寒熱已解,肺燥移于大腸,證見胸滿腹脹便秘,咳嗽不爽而多痰,治宜當肅肺化痰,潤腸通便,用五仁橘皮湯。參見秋燥、溫燥等條。
②治法中“清燥”之同義語。
本期嘉賓介紹
王玉光
王玉光,男,主任醫師,44歲,醫學博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兼肺病研究室主任,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先后從師于李恩復、周平安、李發枝、王永炎教授;作為骨干參加了SARS、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救治,是“金花清感方”的六名研制人員之一。擅長頑固性咳嗽,肺間質纖維化,難治性哮喘,難治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統疑難病證的中西醫診治。目前擔任國家衛生部新型冠狀病毒專家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醫藥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分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病分會常務理事。曾獲得首都甲型H1N1流感科技攻關獎勵、華夏醫學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獎勵,曾獲得第二屆首都群眾喜愛的青年名中醫稱號。
涼燥吃什么
皮膚干燥、呼吸道疾病、秋季腹瀉等問題。這個時節不妨多吃些潤燥的食物。和前段時間預防溫燥的飲食不同的是,現在好多吃酸甜食物,如葡萄、獼猴桃、柚子等口味酸甜的水果,或用醋來調味,甘酸以養陰。
但不宜吃甜膩的甜食,可以吃些甘潤食品,如新鮮蔬菜、新鮮百合、白蘿卜、枇杷、銀耳、甘蔗、黑木耳等,都可以潤燥。竹筍老鴨湯、牛肉燉蘿卜、鳳爪、豬蹄、牛蹄筋、豬肉皮凍也都是這個季節上好的食品。但不宜吃辛辣燥熱的食物,如姜、生蔥、胡椒、辣椒等,也不宜食用羊肉、狗肉、鹿肉。
專家還指出,秋分后每天不宜吃太多水果。因為秋分后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群,吃水果多了就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因此這個時節吃水果要有節制,脾胃不好的人可以把梨或荸薺煮著吃。此外,這個時節還要多喝水以及菊花茶、薄荷茶等,或者用枸杞、胖大海、沙參、麥冬等泡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