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始于滿族人全佑。全佑先生得楊露蟬與楊班侯父子真傳,從而技藝精湛,深得太極之真諦,經其子吳鑒泉數十年融化和拓展,形成一種以柔化為主,拳架緊湊,拳法細膩,輕靈圓活的新架。
吳式太極拳的特點就是以柔化為主。能做到因勢利導,以柔克剛,以靜制動,以逸待勞,極柔軟而后極堅剛。吳式太極拳在推手時,特別強調柔化并不頂撞,不把別人當扶手,也不給對方作扶手。吳式太極拳并非只能化不能打,而是要打時,則能達到化之至多,打之至深。
正是這種長于柔化的拳法,有利于養心、健身、養生、保健、促進氣血運轉流暢和血液循環,鍛煉中樞神經系統等多種功效,是一種延年益壽的長壽拳。
太極拳的修練必須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例如四時不同,風寒暑濕即不同,在練拳中打開的經絡也會不同。又如在一日的十二時辰中,練拳又應按時辰導脈,如此才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此外,男女老幼更應因人而宜。地理對人的影響更是不言而喻,因此盤拳時應遵遁因地而宜。
古人常說,太極本無法,動即是法。其實任何修練都有其法門。正所謂“無法不成道”。世人只知無為是大法,哪知道有作才是根基。
《靈樞·本藏》曰:“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吳式太極拳正是在松靜柔化中,以中正安舒的姿勢和輕靈圓活的動作,打通經脈、調和陰陽、激活臟腑功能,進而達到祛病延年的健身作用。
總結:通過上文的學習,相信大家對 練習吳式太極拳的五大原則都有所了解,吳式太極拳有其自身的特色,想要練好它就必須要全面了解它的相關知識,相信小編的這篇文章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