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很重要,這是我們都知道的,科學證明一天要喝八杯水,可以保證身體正常的運轉。千萬不能等到口渴再喝水,那這八杯水應該如何分配在一天當中呢?喝水有什么好處呢?專家王明勇將為我們分配這八杯水的時間,大家要關注養生一點通視頻哦!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西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正確喝水方法
1.少量多次喝水
一天2000c.c.的水要分多次喝,平均分配在起床后、上午、下午及就寢前喝。
2.清晨喝水
早上起床后,空腹先喝一杯水,能促進腸胃蠕動并有助于排除夜間積留在體內的毒素。早晨這杯水可以選白開水、純凈水和礦泉水,以降低人體血液黏稠度;第二種是檸檬水,它能夠提高早晨的食欲,同時有利于排尿;第叁種是淡鹽水,它對便秘的人很有益處。
3.睡前喝水
睡前若不喝水,容易造成血液中水分不足,而引起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的危險,而人在睡眠中仍會消耗水分,因此睡前好再適量喝點水,降低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
4.運動前、中、后都要喝水
運動前喝水,可供給肌肉和細胞更多的氧氣和養分,不易疲勞;在運動過程中會流失大量水分,運動過后也會大量流汗,因此都要適時補充流失的水分,保持體內水結構平衡,但千萬別喝冰水,因為劇烈運動時喝冰水會引起消化系統方面的問題。
5.小口喝水
咕嚕咕嚕大口喝水容易將過多空氣喝入腸胃中,造成腸胃不適,而且水喝得太快易引起氣脹。因此,好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的喝。
6.飯前飲水比飯后飲水好
飯后大量飲水會沖淡胃酸,進而減弱殺菌力,又不利于消化;而飯前飲水或來碗開胃湯,都是很好的養胃之法。就如西餐有餐前開胃的步驟,利用湯菜來挑起食欲、潤滑食道,為進餐做足準備。
本期專家介紹
王明勇
王明勇為新竹市婦女小區大學及科學城小區大學生機飲食講師、新竹市愛恒啟能中心健康顧問、“無毒的家”自然生活館講師等。日本時間差療法協會會員,德國布魯士自然療法中心研習、臺灣運動科學協會運動營養學委員等。TVBS《健康兩點靈》、《女人我大》特別來賓。湖南衛視《百科全說》特別來賓。
(一)確保供水是減肥之本喝水能減肥。
奈良院長為你出的好主意,他指出倘使給空腹注入水分的話,能夠適當地稀釋一下增高食欲的胃酸。用天熱能的水分來預先滿足一下胃,可有效地抑制和避免快速進餐,而導致多食的弊端。另外,奈良院長還告誡女孩子們:一定要少吃零食、少吃甜食,因為吃零食往往是在輕松的氣氛中進行的,所以無意中會無節制地過量攝入。除控制飲食之外,還需“燃燒'體內的脂肪,這仍需水來積極參與。水可以協助體內脂肪的“燃燒”,亦可提高機體的基礎代謝。機體內一旦水分不足的狀態持續存在的話,可因能量消耗降低,促成了肥胖的發生。近,日本德島大學的學者研究出了一項新成果,他們發現烏龍茶能讓基礎代謝率增加,喝入一杯烏龍茶,可散發揮體內一定的熱量,它相當于做10分種左右的有氧操所耗去的能量。
(二)緩減心臟壓力,防止生活習慣病的發生。
如果機體內長期缺乏鎂離子的話,容易引起心臟病及中風。這一事實早被科學家證實的是從研究飲水開始的。據調查統計表明美國.加拿大及英國等地的水質硬度較高,故患心血管疾病等死亡率較低,相反,一些水質硬度低的區域,心臟病的死亡率較高。水的硬度與堿性度幾乎是相同的,磁性度通常是通過計算水中的鈣和鎂的總量而得出的。據說溶解在水中的鎂對抑制心臟病的發生作用非凡,所以我們應盡量從水中及食品里攝取大量的鎂離子。
(三)水對口臭的治療。
人體內的水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少的。一般25歲的入,其體細胞中水分含有率是42%,而到了75歲時,可降到35%。細胞內的水分減少,可影響機體內的新陳代謝,使代謝廢物難以外排。另外,一旦體內水分供給不足的話,泌尿系統的排尿活動遭受抑制,無處去的尿液只能從內臟“溜出來”,大量地通過呼吸系統,將代謝終產物分子從口中呼出,這就形成了口臭。日本的醫師們認為:口臭的原委是體內少水所致,故中老年朋友不僅要勤刷牙或清洗假牙,還要養成多飲水的良好習慣,每天保持唱人1200毫升左右的水為妥。
年齡增長了,腎功能亦會相對低下,由于機體內的水分減少,故造成了溶入尿液中的代謝產物也跟著減少了。為了增進健康,就必須將體內的代謝物及時排出去,這就需要每天多喝水,即便口不渴亦要飲水,要入為地增加去廁所的頻度;這樣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口臭現象的發生。
(四)水可防止熟睡中的死亡。
睡前飲一杯水,可以預防易發生在凌晨的心絞痛和心肌梗塞。這一點已經得到了醫學上的證實。心肌梗塞等疾病是由于血液的粘稠度高而引發的。當人熟睡時,由于出汗,身體內的水分丟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放血液的粘稠度就變得高了。但是,如果在上慶之前喝上一杯水的話,就可緩解機體脫水的狀況。這一點日本的三田市民醫院的內科部長前田延光曾做過一個對照實驗睡前喝水者與不喝水者的血粘稠度顯然不同。前田醫師于凌晨對二級人進行血液值的測定所知:前者由于預先喝7500毫升水,故比后者的血粘稠度要低0.8。然而,迄今仍有不少人認為,睡前飲水,夜間易起床上廁所,實在太煩。對此醫生們提醒大家“睡前務必要飲水,怕麻煩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水分是健康的保護神,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入就更要堅持這么做。另外,只是排出尿液還不夠,為了補充喪失的水分,還應該補喝一杯水。”
(五)在浴缸中泡身體。
日本的鹿兒島大學醫學系的田中信行教授認為“水對人體太重要了,獲取它的途徑不僅僅是將它喝入,將身體泡在浴缸內,亦可讓水發揮出它的護身等療效。”田中教授曾進行過一項測試,當熱水泡到了身體的肩膀處,全身受水之壓可達750公斤。這一壓力比靜脈壓力要高,故有助于將體內的代謝廢物排出。另外,洗冷水浴可給機體帶來清新的輕松感覺。相反,用熱水洗澡,能緩解緊張情緒,有效消除疲勞的“動力”,促進周身的血液循環,使機體的新陳代謝活動更完善。
不管是喝水;還是用冷熱水洗澡,水分都能產生增進健康的神效,使我們青春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