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季節養生的方法和養生的習慣各不相同,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從季節養生角度看,秋季宜養肺。所以在秋天到來之際,我們要注重養肺。
秋季養生保健知識 秋天養肺是重中之重
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肺通過鼻與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中醫經過幾千年的臨床實踐認為肺和皮膚粘膜的關系非常密切,也就是說在秋季,干燥是傷害肺臟的一個主要原因。此外呼吸道系統是一個開放的器官,從鼻腔到氣管再到肺部,秋季由于早晚比較涼、溫差比較大,干冷的空氣容易侵害和損傷粘膜導致呼吸道疾病。如果秋燥傷肺,則冬季來臨時易出現肺系疾病,所以秋季重點養肺不無道理。
首先應該了解秋燥傷肺的易感人群:大凡老年、兒童、體弱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糖尿病、心臟病患者;還有長期疲勞、生活不規律等所致的亞健康狀態者,這些人由于抵抗力低下,對季節變化的適應能力弱,因此容易被秋季的燥邪所傷。同時這些人經過了漫長的炎夏酷暑,必然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和精力。因此,有句俗話說:“入夏無病三分虛。”入秋后,氣候干燥,又是慢性病容易復發和病情加重的季節。因此,大多數人認為,為了增強體質,秋季應對自己的身體進行調補,特別是加強對肺臟的調養,以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頻發。秋季如何補養,以增強體質,抗病益壽,是人們比較關注的話題。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的保健方法:
飲食養肺:
秋天燥邪為盛,易傷人肺陰。此時可以通過食療達到生津潤肺、補益肺氣之功。古代醫書提到:形寒飲冷則傷肺。是說如果沒有適當保暖、避風寒,或者經常吃喝冰冷食物飲料,則容易損傷肺部機能而出現疾病。因此飲食養肺應多滋潤的食物為主等,但要結合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白木耳有補肺潤燥之功能,胡桃有補腎安神之效,秋季服用更有療效。
藥物養肺:
藥補則應適當配以養陰生津潤肺的中藥,這些藥物種類較為豐富,如西洋參、太子參、沙參、麥冬、石斛、玉竹、百合、杏仁、天花粉、蘆根、白木耳、黑木耳、龜板、鱉甲、地黃等,都適于在秋季使用。當然,在使用這些藥物時也要有所選擇,“凡藥能治病,一定要對癥。”因此,強調必須在醫生指導下,對癥下藥,不能濫服,特別是對于青少年和兒童及老年患者來說,秋季忌濫用補藥。
運動養肺:
根據自身的體質狀況,可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慢跑、呼吸操、快步走等。其中如太極拳等傳統健身運動對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練習深沉而緩慢的呼吸具有很明顯的作用,是體質虛弱者、慢性病患者佳的鍛煉方法。
總之,在金秋季節,我們除了享受涼爽的氣候、豐收的果實以外,還要預防一些呼吸道疾患,防止秋燥傷肺,同時適當的進行科學的調養,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減少自身患病的機會,還可以減少慢性病的復發或加重,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