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是循環系統疾病,主要包括心臟、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這些疾病都有著相似的病因、病發過程及治療方法。那么本期的健康來了就請來了專家馬麗紅為我們講解如何治療心血管病,一起去聽聽她是怎么說的!
本期嘉賓介紹
馬麗紅
馬麗紅,女,主任醫師,教授,醫學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1964年10月生,山西。1987年畢業于山西中醫學院中醫系;1989年考入北京市中醫研究所中西醫結合內科碩士研究生,導師為中醫脾胃專家危北海教授,1992年獲醫學碩士學位,同時被評為北京市科委優秀研究生。同年分配到北京市中醫醫院,從事內科臨床和中藥藥理研究工作;1996年調入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中醫科。歷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能熟練應用中西醫結合方法診治心血管系統常見病、多發病,并具有獨立處理本專業危重、疑難病癥的能力,尤其是應用“經方”結合現代醫學以及中醫藥研究成果治療慢性心衰、各種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臟病術后綜合癥、高血壓、肺動脈高壓、心臟病合并糖尿病以及更年期綜合征等。學術思想注重脾胃學說,立法方藥顧護“后天之本”;臨床用藥調整陰陽,以平為度,以心為主,五臟兼顧。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繼承與發揚并舉,不斷摸索探討,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辨證思路和學術特色。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東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如何治療心血管病
心導管消融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已發展成為十分成熟的治療手段,對于常見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典型的房撲、特發性室早和室速,成功率達到90%以上。心導管消融治療是通過心導管將射頻電流引入心臟,定位于心律失常產生或維持的關鍵部位,然后消融阻斷折返環路或消除病灶,從而治療心律失常。隨著心臟電生理檢查不斷完善和導管消融技術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種類的心律失常能夠被根治。
近年來,隨著一些新的技術和器械的應用,對于持續多年而藥物治療無效或永久性房顫,以及風濕性瓣膜性心臟病等有器質性心臟病合并房顫的病例,導管消融治療也取得很好的療效。
心血管疾病怎樣治療好?
雙心室起搏對于一些心功能衰竭患者也是個福音。可以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因心衰發作而住院的次數,降低病死率。植入起搏器是一些心動過緩患者的必要選擇,更加符合生理性的起搏,將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復,防止房顫的發生。冠脈造影、介入再血管化治療對于冠心病患者已不再陌生,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的建立,急診介入手術讓許多患者轉危為安。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BAP)為一些如出現心源性休克的危重患者贏得了珍貴的搶救時間,使他們有機會渡過疾病的難關。
此外,篩選致病基因對于遺傳性或家族傾向性心臟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干細胞移植和血管新生治療在動物實驗取得許多進展,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分子心臟病學一定不只是在實驗室討論的科研項目,終將為臨床實踐帶來更多更新的診療方案。
其次,基因治療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又一新途徑。其主要步驟包括目的基因的制備,用適當的載體將目的基因導入靶細胞以及目的基因在靶細胞內的表達與調控等,隨著分子克隆技術的日益完善,這一新的方法有可能使心血管疾病的治療產生重大變革。
心血管病飲食
1、藥綠豆羹
將山藥洗凈,刮去外皮,切碎,搗爛成糊狀備用。將綠豆淘凈后放入沙鍋,加水適量,中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至熟爛成開花狀,調入山藥糊,繼續煨煮10分鐘,離火后兌入蜂蜜,拌和成羹即成,早晚分食。可以清熱解毒、益氣降壓,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壓病。
2、山藥蝦皮糊
山藥洗凈,刮去外皮,切碎,剁成糜粉狀,放入碗中備用。鍋置火上,加清水適量,中火煮沸,加入洗凈的小蝦皮、黃酒、蔥花、姜末,繼續煨煮10分鐘,加入山藥糜糊,拌后煨煮至沸,加精鹽、味精、五香粉攪和即成,早晚分食。可滋潤血脈、固腎降壓,主治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
3、山藥決明荷葉汁
山藥60克,決明子15克,荷葉30克(鮮荷葉半張)。將山藥洗凈,輕輕刮去外皮,剖成條狀,切成小丁塊或搗爛成泥糊狀備用。將荷葉洗凈,切碎,放入紗布袋中扎口,與決明子同入沙鍋,加水,用中火煎煮15分鐘,調入山藥糊或山藥丁,繼續以小火煨煮10分鐘,取出藥袋,收取濾汁即成,早晚分服。本品可以補益肝腎、滋潤血脈、降血壓,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壓病。
4、燕麥山藥粥
燕麥片50克,鮮山藥100克切片,加水共煮為粥。本方適用于脾腎兩虛患者,每日服用一次。
5、山藥扁豆蓮子粥
白扁豆15克,山藥15克,蓮子15克,粳米50克。四味共煮成粥。該粥健脾止瀉,用于脾虛泄瀉、心悸等證。
注意事項
綜上所述,就是中醫治療心血管疾病的食療方法,相信大家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因此,當出現心血管疾病時一定要及時的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治療,以免耽誤了治療的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