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立秋了,天氣還是非常炎熱,夏季一些癥狀還是會發生,比如中暑、腹瀉等等,這些病為何在夏季頻頻發生?本期的健康生活就請來了兩位嘉賓蔡國琳、陸雅坤為我們講解夏天的一些不適癥狀,一起去看看吧!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蔡國琳
眼科專家
陸雅坤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學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技師) HACCP內審員,ISO9000內審員 ,京體育廣播《飯點兒說吃——健康美食文化論壇》營養嘉賓 孫立,健康營養專家
中暑
專家指出,當出現中暑先兆時,要趕快離開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處休息,喝一些含有鹽分的清涼飲料;在額部、顳部涂抹清涼油、風油精,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有預防作用。癥狀嚴重者要及時到醫院診治。發現中暑較重甚至昏厥者,要立即掐人中穴,促其蘇醒;然后把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并及時撥打120,以便迅速送到醫院救治。
專家指導:在戶外進行大消耗量體力活動時,應避免喝大量含咖啡因飲品(如咖啡及濃茶)及酒類飲品,這些飲品會加速身體水分透過泌尿系統流失,反而更容易導致中暑。
注意:中午能不出門盡量別出去。
腹瀉
專家分析說,這些就診的患者多數人是在用過晚餐或食用過多油膩食品后,馬上吃一些冰鎮的水果、飲料或過于辛寒的食物,腸道受刺激后導致腹瀉。專家介紹,腹瀉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水瀉(無細菌型的);另一種有細菌感染的腹瀉,大便成果凍狀有黏液的,那種就急需到醫院就診了。
專家指導:一旦出現腹瀉,不要盲目吃抗生素,以免造成胃腸菌群紊亂,多注意補水;在腹瀉期間禁服牛奶、豆漿、水果和一些甜食,多以粥、醬菜等清淡食物為主,同時需服用一定量的鹽開水,補充人體因腹瀉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避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注意:吃完飯不要馬上吃冰冷食物。
熱傷風
室內空調溫度開得過低,有些人會出現頭昏、惡心、胃口不好、四肢無力的癥狀,也就是“熱傷風”。專家介紹說,一般來說,酷暑天得的感冒,老百姓叫“熱傷風”,中醫稱為“暑濕感冒”。“熱傷風”尤其是在悶熱潮濕的“桑拿天”容易得,由于人體內存有內熱(通常人們所說的“上火”也屬于一種內熱),然后又感染了風邪的感冒。
專家指導:不要長期處在空調的環境中,好在空調開機1—3小時后關機;空調溫度好定在25—27℃,室內外溫差超過7℃,會加重人體體溫調節中樞的負擔,引起神經調節紊亂;辦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風直吹處,若長時間坐在辦公室,應適當增添衣服,比如披件長袖外套。
注意: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要披件長袖外套。
關節炎
有些人因為工作的原因,她整天都要在開冷氣的車廂里工作,膝關節經常會時不時地酸痛。到醫院一檢查,才知道自己是患上了關節炎。
專家介紹,夏季天氣炎熱,許多市民往往只圖一時涼快,不注意關節的保暖,容易引發關節炎癥狀加劇或舊病復發。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免把空調溫度開得過低。市民工作、學習或開車一段時間后,好起身活動一下關節,舒展一下筋骨,即使在炎夏也要注意保暖。穿著短褲的市民,久坐空調房,好在腿上蓋上一條毯子。
注意:坐辦公室的腿上蓋個毛巾毯。
面癱
很多病患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天熱貪涼吹空調、吹電風扇后抵抗力下降,而出現病毒性面癱、神經炎的患者。有患者把空調溫度開得過低,且風口正對著臉部,第二天一早就發現自己的嘴合不攏,喝水都能漏出來,話也說不清楚。
專家指導:氣溫驟升切不可過度貪涼,空調、風扇都應該避免直吹面部,在治療期間一定要避免再受風寒,包括長時間吹風扇和在過冷的空調屋內滯留;顏面局部可以做熱敷;多飲水,飲食清淡,不食或少食辛辣食物。
注意:睡覺時別正對空調口。
一、夏季失水多,應多喝水
喝多點水,而且是溫水比較好,每天要喝七八杯白開水。身體要隨時保持水分和補充水分,水在人體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明,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器官、肌肉、血液、頭發、骨骼、牙齒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會比較多,若不及時補水就會嚴重影響健康,易使皮膚干燥,皺紋增多,加速人體衰老。另外礦泉水、冷茶,牛奶,蘋果汁是理想的解渴飲料。
二、應時起居
夏季則宜晚睡早起,中午盡可能午睡。切記不能在樓道、屋檐下或通風口的陰涼處久坐、久臥、久睡。更不宜久用電風扇,因夏令暑熱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大開,易受風寒侵襲,吹的時間過久可能會引起頭痛、腰肌勞損、面部麻痹或肌肉酸痛等。
三、保健要“養陽”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生之道也。”炎熱夏季,很多人會患空調病,人們白天夜里都開著空調,室內外溫差可以達到十幾度,加上大量食用冰品冷飲,肯定會傷陽氣。因此,要注意居住環境不要過于潮濕,不要過多吃冰凍及涼食,夜間空調的溫度不要開得太低,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陰冷的地方過夜。
四、飲食清補,多吃“苦”
在飲食滋補方面,熱天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肥甘厚味及燥熱之品不宜食用,而應選擇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品。
甘涼清潤的食物:小麥、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馬鈴薯、白菜、萵苣、龍須菜、菠菜、冬瓜、西瓜等。健脾養胃、滋陰補氣的食物:菠菜、藕、茭白、西紅柿、胡蘿卜、雞蛋、蘋果、牛奶、葡萄、蓮子、桑椹、蛤蜊,鵝肉、青魚、鯽魚、鰱魚、大麥粉等。
祛暑利濕、清熱解毒的食物:蠶豆、赤小豆、黃豆、生蘿卜、茄子、白菜、芹菜、荸薺、薏苡仁、菜瓜、西瓜、冬瓜、絲瓜、黃瓜、甜瓜、苦瓜、菊花、荷葉、茶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