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腿直
小腿,即膝關節以下、踝關節以上的部位。在行功走架時,膝不過曲,也不能不及,小腿與地面垂直。膝不過曲,能很好防治膝關節損傷和膝關節受力過重引起的疼痛。膝關節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它的基本運動方式是曲和伸,在膝關節適當曲時,小腿可做小幅度內旋和外旋,但不可做外撇或內扣運動,否則極易引起膝關節韌帶拉傷。人體在站立時,膝關節彎曲超過90度,膝關節受力明顯加重,彎曲度與膝的受力成正比。膝關節彎曲過度時,突然起身發力或旋轉不當,都極易造成膝關節損傷。同時,膝彎曲過度,下肢氣血流通不暢,造成小腿活動受限而使步法遲滯。但是膝彎曲不及就達不到練功的效果,因此要求小腿直,并在招式運行中更要注意適時調整。身體重心移動時,要注重調整承重小腿使其直;在膝關節彎曲時,要盡量不使小腿部有過度內扣或外撇。
三直是和式太極拳在練架時綜合形成的態勢,不可或缺。三直,能促使身體重心保持在垂直線上,從而保證運行中身體的穩定。
二、五順
頭、身、腿分別為人體的三節?!毒乓摗返谌姓f:“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渾身自空。下節不明,自家吃跌。”明三節,拳規矩,練功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順就是順身、順腿、順手、順腳、順意。
在行功走架中,順手時,手與小臂直,不能坐腕、折腕。手腕不順則氣血不暢,氣力不能達掌指。同時,手向左去時,身順之去。腿向左去時,腳也要順之去。順腳時以后腳跟為軸,擺動腳尖隨勢而動。腳、腿、身、手在運動中要相互配合,特別是在轉換方向時更要注重周身協調一致,無論前后左右,沒有抽扯凹凸之形。拳論中說:“以心行氣,務令順遂。”形以意統之,只有意順才能形順,形順氣自順,氣順周身順遂,內外一體,處處勁力通達。周身氣血順暢,自可達到健身養生和技擊防身同修的效果。
五順是太極拳周身之勁成為一家的先決條件。
順,則周身通達自然。拳論中說:“其跟在腳,發于腿,主宰于腰,形子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腳、腿、身(腰)、手是主要的勁力源泉和通路。只有勁力通達,角度適當,才能專注一方,發勁時才能無堅不摧。如果在走架或技擊時身體有一個部位不順,就會造成相互牽扯而散亂,使周身難成一家。只有身體處處順遂,才能隨對方之勢而進退,才能黏隨不脫,聽、引、化、發才能隨手奏效。
周身順遂也是實現太極拳四兩撥千斤、借力打人的重要因素。和敬芝在《高手武技論》中說:“順來橫擋順著進,橫來順擋順著進。”只有順,才能做到周身內外在前進后退中無絲毫散亂,得機得勢一瞬把握時機,才能實現太極拳四兩撥千斤的省力之技擊效果。
和式太極拳在練習時,要求勢勢處處規矩到位,三直與五順合而為用,使身體各骨節位置處于有序擺放狀態,通過認筋識穴使人體處于順遂自然的佳狀態,做到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在技法上達到以順制逆、我順人背、避實擊虛、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總結:這篇文章主要向大家介紹了和式太極拳的技術特點,現在大家對和式太極拳的技術的特點也有所了解了吧,想要學好一個派系的太極拳就要先了解這個派系太極拳的特點是什么,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大家學習和式太極拳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