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黑痣,我們也一直覺得這沒有什么問題,但是現在發現我們的想法是錯誤的,黑痣也是可以成為癌的,本期健康早班車就請來了腫瘤科專家蔡建強為我們講解黑痣如何成癌的!一起看看吧。
本期嘉賓介紹
蔡建強
男,40歲,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副主任醫師。1985年畢業于白求恩醫科大學,畢業后在醫科院腫瘤醫院腹部腫瘤外科工作至今。 1992年晉升為主治醫師;1998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1994-1995年在德國海涅大學外科醫療中心學習;2000-2001年在日本熊本大學醫學部附屬第一外科從事肝癌外科治療的臨床研究。
在腹部腫瘤外科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對肝癌外科治療的手術方式有更深入的研究。參加肝臟海綿狀血管瘤治療的臨床研究,獲醫科院醫療進步二等獎,參加低位直腸癌保肛治療的臨床研究,獲醫科院醫療進步三等獎,二次獲全國中青年優秀論文獎。承擔"九五"國家攻關課題"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與外科治療的對比研究"工作。已先后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床發現部分交界痣和混合痣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可發生惡變,成為惡性黑色素瘤。盡管交界痣和混合痣已被證實有惡變傾向,但真正發展成為惡性腫瘤者微乎其微。目前認為反復的磨擦、針挑等刺激,不完全的切除、光照、電烙、用藥物腐蝕及自身的內分泌紊亂等因素,可能是激發交界痣或混合痣惡變為黑色素瘤的誘因。
當黑痣惡變時常有一些異常表現,應特別引起注意:
(1)生長速度突然加快,短期內明顯增大;
(2)顏色較前明顯加深,或顏色變的不均勻;
(3)原來有毛發生長的,突然脫落;
(4)痣的局部有刺癢和疼痛感覺;
(5)痣表面潮濕或結痂;
(6)痣表面有糜爛、破潰、出血和發炎;
(7)痣邊緣本來是清晰的,突然向周圍擴展,邊緣不規則,與正常皮膚界限不清,或痣的四周有紅暈;
(8)痣中央出現硬結或痣的四周出現衛星樣散在的微小色素斑點或結節。
若發現以上征兆或懷疑有惡變傾向時,需及早到醫院做有關檢查。病理活檢即可明確診斷。檢查時一般不采用切取、吸取或鉗取活檢,而做活檢手術,即將病灶連同周圍0.5—lcm的正常皮膚及皮下脂肪整塊切除后做病理檢查。如證實已有惡性變,則根據其浸潤深度,再決定是否需行補充廣泛切除。
1、色素性皮膚疾病的病損的部位位于表皮,通常很難自動消退。常規傳統的治療方法是難以將之徹底去除的,如果治療太淺,則無法去掉病損,如想達到理想的治療深度,則一定會留瘢痕。
2、藥物外用通常無效,一般僅僅起到安慰性治療作用。一些人誤認為色素性皮膚疾病(如雀斑)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所以采用內服藥物來治療,其實大多病與內分泌沒有什么關系,調節內分泌不會起到什么治療作用。
3、藥物點涂(藥物腐蝕)、化學剝脫(美容院美化地稱為換膚)、高頻電以及普通的二氧化碳激光等治療,危險性較大,非常容易留下疤痕,而且療效也不理想。
專家建議:
◇ 治療部位保持清潔,避免感染和磨擦。
◇ 治療部位有癡皮的需自行脫落,不要用手揭掉,否則色素沉著嚴重,且易遺留疤痕。
◇ 痂皮脫落后,局部可有短暫色素沉著,為防止或減少此情況,可公道應用防曬祛斑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