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覺得很過癮,比如小吃攤上的燒烤、涼皮、涼面,這些小吃都會加入過量的鹽,對于一些人是不適合吃的,嚴重會危害健康。本期明星加油站請來了范志紅為我們我們講如何做到低鹽飲食,一起看看吧!
本期專家介紹
范志紅
范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中國食品科技協會營養支持委員會理事,中國酒店協會美食營養顧問,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營養膳食推廣工程專家顧問團顧問。江蘇城市頻道“萬家燈火”主講人、衛生部健康教育巡講專家。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西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低鹽飲食
1、低鹽飲食的定義及適應癥
低鹽飲食指每日可用食鹽不超過2克(約一牙膏蓋,含鈉0.8克),但不包括食物內自然存在的氮化鈉。主要適用于心臟病、腎臟病(急性、慢性腎炎)、肝硬化合并有腹水、重度高血壓及水腫病員。
2、低鹽飲食的目的
限制飲食中鈉的攝入,以減少因鈉離子過多而造成體內水分蓄積。
3、限鹽措施
人的口味是可以逐步減淡的,一旦養成清淡口味,喜歡吃原味的食物,再吃咸的東西反倒會不習慣。兒童從小習慣清淡口味,將使其終身受益。特別強調的是,不要用成人的口味為孩子調味,嬰幼兒食品不應使用味精、醬油等,這樣可使孩子從小習慣低鹽飲食。
①利用蔬菜本身的自然風味:例如,利用青椒、番茄、洋蔥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
②利用油香味:蔥、姜、蒜等經食用油爆香后所產生的油香味,可以增加食物的可口性,可烹制蔥油雞類菜肴。
③利用酸味減少鹽用量:在烹調時,使用白醋、檸檬、蘋果、柚子、橘子、番茄等各種酸味食物增加菜肴的味道,如在煎烤食物上加點檸檬汁。醋可減低對鹽的需要,如在吃水餃時,只蘸醋而不加醬油,同樣美味。利用糖醋調味:使用糖醋調味,可增添食物甜酸的風味,相對減少對咸味的需求。
④采用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調方法:如蒸、燉等烹調方法,有助于保持食物的原味。
⑤改變用鹽習慣:將鹽末直接撒在菜肴表面,有助于刺激舌頭上的味蕾,喚起食欲。
⑥可用中藥材與辛香料調味:使用當歸、枸杞、川芎、紅棗、黑棗、肉桂、五香、八角、花椒等辛香料,添加風味,減少用鹽量。
⑦避免鹽漬小吃:如椒鹽花生米、咸魚等含鹽量高,盡可能不吃或少吃。其他應該限制攝入的食品包括火腿、香腸、牛肉干、豬肉干、肉松、魚松、魚干、咸蛋、茶葉蛋、肉醬、各種魚罐頭、速食面、豆腐乳、豆豉、豆瓣醬、味精、雞精等。
⑧多吃新躦蔬果補鉀:鉀有利尿作用,能夠幫助鈉排泄,維持鈉和鉀的平衡。含鉀多的食物包括海帶、紫菜、木耳、山藥、香蕉、馬鈴薯、魚類、西紅柿、蘑菇干等。
高鹽飲食的危害
高血壓
鹽里面的鈉離子過多的被吸收入血后,引起水鈉儲留,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并能同時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的水腫,血管腔變窄,也會引起血壓上升。
高鹽飲食是國際上公認的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臨床高血壓的干預治療證實,限制食鹽攝入對血壓降低有顯著性作用。一項在25至55歲的居民中開展的實驗發現,每天減少1.3克鈉的攝入,可以使收縮壓降低5mmHg。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每天減少50mmol的鈉鹽攝入,可以降低收縮壓4mmHg,舒張壓2.5mmHg;而對于血壓正常者來說,可以降低收縮壓2.0mmHg,舒張壓1.0mmHg。
骨質疏松
飲食中鈉鹽過多,在腎小管重吸收中,就會有過多的鈉離子與鈣離子競爭,使鈣的排泄量增加。同時,鈉鹽還會刺激人的甲狀旁腺,使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加,從而激活破骨細胞膜上的腺苷酸環化酶,破壞骨質代謝的動態平衡,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癥甚至骨折。
胃炎及胃癌
攝入過量的高鹽食物后,因食鹽的滲透壓高,對胃黏膜會造成直接損害。高鹽食物會使胃酸分泌減少,并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而前列腺素E2具有提高胃黏膜抵抗力的作用,這樣就使胃黏膜易受損而產生胃炎或胃潰瘍。同時高鹽及鹽漬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它在胃內被細菌轉變為亞硝酸鹽,然后與食物中的胺結合成亞硝酸銨,具有很強的致癌性。
糖尿病
國外專家在實驗中發現,食物中的鈉含量與淀粉消化、吸收速度和血糖反應有著直接的關系。食鹽可以通過刺激淀粉酶的活性而加速對淀粉的消化,并加速小腸對消化釋出的葡萄糖的吸收。因而專家提醒糖尿病病人,應以限制食鹽攝入量作為防治糖尿病的一種重量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