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式太極拳強調理法自然,處處順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形成輕靈圓活,順遂自然的特色。
和兆元出生于中醫世家,自幼習文學醫。1825年,師從本鎮拳師陳清平習武。后在北京供職,官授武信郎。在理學大家李棠階影響下,對太極拳進行了重大改革。尤使太極拳理論有了長足發展。以理學、儒家、道家并結合醫學理論來指導規范拳架,使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創編了一套體用一致,技理相合的代理架,即和式太極拳。
傳統和式太極拳有72式,皆以《易》學之理貫串于拳勢之中。象其形(圓),取其義(陰陽、五行、八卦),用其理(陰陽變易,五行生克,天人合一)。走架以輕靈圓活,柔中求剛的準則促進周身協調,步活身敏,柔順自然。以陰陽變化之法,使身體不同部位運動時產生的分、合等勁力,形成千變萬化的技術、技法。形成太極拳滑如魚、粘如膠、軟如棉花、硬如鋼的技擊特色。
在拳架練法中由外形的無過不及,內外相合和柔順連貫的陰陽動態平衡,促進內在氣血、臟腑、經絡的陰陽平衡,保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體魄,從而達到健身、療病、養生之目的。
在行功走架時做到三直:頭直、身直、小腿直。五順:順身、順腿、順手、順腳、順意。明三節,知六合等規則和要領。整個拳架套路以體用一致為要求促進拳架、推手、散手三合為一,技理相合。通過朝夕盤架增強自身功力,通過推手實踐矯正拳架,直至終用于實戰。
和式太極拳以自然為準則,以圓、弧為運動形式,以太極陰陽變化之法,使身體處處分出虛實內外。視練者體質階段不同,速度可快可慢,但均勻適宜。架式可大可小,以自然舒展為度。 整個拳架樸實無華、簡潔流暢。
總結:通過這篇文章的簡要介紹,相信大家對和式太極拳也有了初步的認識,和式太極拳強調理法自然,隨心所至,從而形成了輕靈圓活的特點,小編建議大家去練習下和式太極拳,相信一定會給大家帶來意外的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