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八四年四月武漢舉行的國際太極拳(劍)競賽會上的發(fā)言
吳式太極拳系滿族人全佑先生(1 834-1 902)創(chuàng)始。全佑先從楊露禪(1 799-1 872)學太極拳,后與萬春、凌山同拜于露禪先生之次子楊班侯門下。經(jīng)數(shù)年勤學苦練,三人各有所得一一一萬春得剛勁,凌山善發(fā)人,全佑則長于柔化。
全佑先生之子吳鑒泉(1870-1 942)自幼喜練武功,善于騎射。在父親教導下,對太極拳的造詣日益精深。19l2年,許禹生在北京創(chuàng)設體育研究社,邀請楊少侯、楊澄莆和吳鑒泉先生教授太極拳。從那時起,太極拳才由門墻之內公諸于眾,造福社會。
吳鑒泉先生對家傳的太極拳作了充實和修改,去掉重復、跳躍動作,使舉架更加柔和、規(guī)矩、連綿不斷,從而自成流派,流傳至今。
吳式太極拳功架緊湊,松靜自然,充分表現(xiàn)出輕靈,圓活和動作貫串的特有風格。推手要求立身中正安舒,手法嚴密,著術多檬、細膩棉柔、守靜而不妄動。活步、大撅,更是機動靈活,粘走咸宜。
吳式太極拳除慢架子,尚保留快架子和推乎的定步、活步、大撅、爛采花外,還有各種器械,如太極劍,太極對劍、太極刀、太極13大槍、24槍。粘桿、扎4槍等。
吳鑒泉先生于1 927年遷居上海,于?933年創(chuàng)設鑒泉太極拳社,并在上海西藏路建造鑒泉廳,為吳式太極拳愛好者提供了練習場所,于是吳式太極拳練習者越廣。現(xiàn)在鑒泉太極拳社于1 980年恢復。分社已發(fā)展到香港、新加坡、吉隆坡、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國, 目前昊式太極拳已遍傳于國內外,造福人類。
總結:通過上文對吳式太極拳簡史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一定比較了解吳式太極拳了,吳式太極拳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它以柔化著稱,深受人們的喜愛。大家不妨去練習一下吳式太極拳,相信你一定會喜歡上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