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氣里的污染物有很多是可以入肺的,這就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也很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都有哪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要如何治療?在本期的健康早班車節目中,我們請來了北京積水潭醫院呼吸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北京大學兼職副教授夏國光教授,請他為我們講解PM2.5與上呼吸道的關系。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間的急性炎癥的總稱,是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鼻、咽、喉的感染,臨床一般統稱為上感。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細菌感染常繼發于病毒感染之后。該病四季、任何年齡均可發病,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霧滴,或經污染的用具進行傳播。常于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如受寒、勞累、淋雨等情況,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細菌,迅速生長繁殖,導致感染。該病預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常繼發支氣管炎、肺炎、副鼻竇炎,少數人可并發急性心肌炎、腎炎、風濕熱等。
1、普通感冒,寶寶會有感冒癥狀。起病較急,初期有咽干、咽癢或燒灼感,發病同時或數小時后,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可伴咽痛,有時由于耳咽管炎使聽力減退,也可出現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聲嘶、少量咳嗽等。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和頭痛。
2、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氣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為咽部發癢和灼熱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臨床特征為聲嘶、講話困難、咳嗽時疼痛,常有發熱、咽炎或咳嗽。 急性病毒性支氣管炎表現為咳嗽、無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發熱和乏力。其他癥狀常有聲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
3、皰疹性咽峽炎,表現為明顯咽痛、發熱,病程約一周。多于夏季發作,多見兒童。
4、咽結膜熱,表現有發熱,咽痛、畏光、流淚,咽及結合膜明顯充血。病程4—6天,常發生于夏季,游泳中傳播。兒童多見。
5、細菌性咽-扁桃體炎,起病急,明顯咽痛、畏寒、發熱,體溫可達39℃以上。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至喉部之間的急性炎癥的總稱,是常見的感染性疾病,而且在四季、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小兒因為免疫力低,更容易出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由病毒引起,可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霧滴,或經污染的用具進行傳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預后良好,一般5—7天就可痊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適、乾燥或咽痛,繼之出現噴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頭痛、發熱、聲音嘶啞、乏力、肢體酸痛、食欲減退。
4、鼻、咽、喉明顯充血、水腫,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療
1、癥狀較輕的孩子可口服板藍根沖劑、復方感冒靈及對癥治療為主。
2、有中度發熱的孩子可肌肉注射病毒唑或雙黃連注射液。
3、合并細菌感染者口服復方新諾明或肌注青霉素治療。
4、早期應用干擾素,可快速產生細胞抗病毒作用,使臨床情況好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夏國光,北京積水潭醫院呼吸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北京大學兼職副教授。同時擔任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分會委員、北京市防癆協會理事、北京醫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哮喘學組委員、北京大學醫學部內科教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專家,還擔任《中國醫療》(呼吸與麻醉學組)、《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中國藥房》、《中國臨床康復》等雜志編委。
198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醫療系。一直致力于呼吸內科的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1992年北京協和醫院進修,2005年首都醫科大學醫學與管理研究生班畢業。不但對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睡眠呼吸障礙、急性肺損傷、肺栓塞等呼吸疾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在內科危重癥救治領域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且相關知識全面,對呼吸內科疑難重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救治有很高的搶救成功率,熟悉一系列重癥監護、人工氣道管理等搶救支持技術。
近年來,特別致力于睡眠呼吸疾病的診治及研究。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曾榮獲首都勞動獎章、獲北京市“巾幗十杰”及中國科協、北京市統戰系統防治非典“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曾任西城區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