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困擾著大多數的女性朋友們,你知道痛經怎么緩解嗎?有人說結婚生子能夠幫助女人們緩解痛經,這一說法是真的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釋一下這一說法的真實性,你想要了解一下嗎?那就趕緊跟著小編去下文瞧瞧吧!
解析:痛經是怎么回事
經痛是指女性月經來潮時的疼痛,主要分為兩種:原發性經痛和續發性經痛。原發性經痛發生在女性開始規律性月經之時,通常為經期的第一第二天,多數會在兩三天會自行緩解,但并非由疾病引起。續發性經痛則通常出現在女性有一段時間沒有經痛之后,或是本來月經來潮的不舒服癥狀漸漸轉變為明顯的腹痛,疼痛通常由月經來潮前一兩周就開始,而這種疼痛通常是有病理基礎的,常見病因如子宮內膜異位等。
我們討論的經痛應當是原發性經痛,引發的原因并非疾病,而是身體內部激素水平變化及其造成的肌肉強烈收縮引起的。
痛經的原因,主要認為是子宮內膜脫落時釋放的“前列腺素”。(這個名稱其實是誤稱,前列腺素并非由前列腺所分泌,而是由身體內多種器官分泌,包括子宮。它本身也不是一種激素,而是一種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分子化合物,具有平滑肌收縮等多種功能。)“前列腺素”由脫落的子宮內膜細胞所釋放,它可以引起子宮收縮。收縮導致了血管供血不足,進一步加劇了子宮內膜脫落。在這個過程中,子宮收縮和鄰近組織供血不足產生的暫時性缺氧,是導致痛經的主要原因。
調查一:生過孩子真的就不痛了嗎?
查結果:不管生沒生孩子,痛經都是有可能的。
痛經受到體內激素、藥物及心理因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調節機制十分復雜。有的人生過孩子后有所好轉;也有的人原本不痛經,
一般的痛經確實在婚后或生育后大多會自愈。因為經血與剝脫的子宮內膜,不能順利地經子宮頸口流出,是引起痛經的主要原因之一。婦女分娩后,子宮口會變得松弛 ,經血和剝脫的子宮內膜容易排出,所以痛經會消失。但是,引起痛經的原因較多,如子宮過度后傾后屈、子宮發育不良或畸形(如雙角子宮、子宮縱隔等)、陰道畸形、處女膜狹小、骨盆腫塊、附件炎及子宮內膜異位癥等。
女性朋友們痛經不能只是等待結婚和生育,而應該去醫院婦產科,請醫生全面地檢查,對因施治。這不僅是治療痛經,同時也是為了早期發現和治療能引起痛經的疾病,也是結婚和生育的需要。
如果經檢查沒有生殖器官的病變,痛經屬于“原發的”,則首先應該從精神心理上解脫一下,緊張、恐懼、疑慮會增加痛楚;放松、坦然會減輕不適。避免濕冷,注意休息,觀賞文娛節目和體育比賽,都有藥物所不及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