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央視健康之路的主題是中醫如何治療心臟病,并請來了心臟病專家王承龍為我們詳細的說明中醫是如何對待心臟病的,到底是中醫的效果好還是西醫的的療效好!本期節目對于那些長期患有心臟病的病人會有很大的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如何治療心臟病
中醫對心腦病的看法
凡心臟病,都是陽虛,陽氣不足則陰血不生。在生理上,陽氣是化生之本;在病理上,較之陰精,陽氣更易受損;在治療上,陽易驟生而陰難速長。所以,治療心臟病,必用興陽之法,方可得心應手。清.陳士鋒說∶“人有真心痛者,法不在救,然用藥得當,亦未嘗不可生也。”
心臟的動力來源于腎,腎陽不足,就好比發電機所發出的電力不足,就會導致水泵的轉速降低,使水的壓力不足,也就是心臟搏動無力,出現間歇,泵血力量不足,血液不能達到血管末梢。末梢神經就會“通知”中樞神經,中樞神經就會刺激心臟加快搏動,于是就會出現早搏、腎氣不足、心跳無力。血液流速緩慢,就容易產生瘀血,天長日久,瘀血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造成冠心病或心肌梗塞。西醫只知用物理(包括手術)和化學手段疏通血管、刺激心臟,卻不知病根在于腎陽不足。如果腎陽充足,自然就會使人體的各種功能得到恢復,心跳自然有力,瘀血自然得以溶化,癥狀自然消失。
本期專家介紹
王承龍
王承龍,男,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專業博士后,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西醫結合心血管臨床學科帶頭人,中國中醫 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學會心臟康復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環球中醫藥雜志編委。
研究成就
長期從事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臨床與基礎研究,2003年師從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西醫結合學家陳可冀院士,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先后參與完成“973”項目、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國家“十一五”支撐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北京市首發基金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醫學著作5部。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頑固性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早搏,房顫)、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血管系統疾病,在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臟康復等領域也有較高的造詣。在中醫藥治療亞健康、失眠、抑郁、焦慮等方面有較好療效。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心臟病的治療方向
另外,現在西醫治療心臟病的方法主要在于擴張或疏通血管,以達到使血管通暢的目的。所以,西醫的治療方法也就始終局限于此。即使研究治療心臟病的草藥,也都是在如何使黏稠的血液稀釋和防止血液凝固等方面大做文章,卻始終在恢復人體免疫力(真陽元氣)方面不得要領。比如∶西醫往往使用心臟搭橋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而且技術也很成熟了,在美國,每年做心臟搭橋手術的患者多達35-40萬人之多;另外,中國醫學界近些年通過研究發現了銀杏葉具有防止血管栓塞的作用,于是研制“成功”了銀杏葉片用來治療心臟病。在傳統中醫看來,這顯然是治“標”的辦法,根本達不到治“本”的目的。因為任何活血破瘀、疏通血管的藥物,都必須在真陽的作用下才能發揮效能,如果沒有元氣的作用,服用或注射藥物都是沒有意義的。道理很簡單,將一塊淤血放入盛有活血化淤藥物溶液的燒杯中,看看淤血是否被溶化,不就全都明白了嗎?
必須明白,任何破除淤血、擴充血管的藥物都是調動或激發元氣的藥物。在臨床實踐中,長期或過量服用破淤和疏通藥物,會使人感到虛弱無力,這是不爭的事實。而長期服用“速效救心丸” 或“丹參滴丸”之類的疏通心血管的藥物,只能使元氣逐漸消損,使心臟病逐漸加重。所以說,這些藥物只能作應急使用,切不可長期服用,只有藥品商家以及與之狼狽為奸者,才希望患者長期大量使用。切記!
現在社會流行每年到醫療機構疏通或稀釋一下血液,或經常喝三七花,以達到健康的目的。
另外,美國還制造出了人造心臟,雖然人造心臟的體積不斷縮小,已經與人的心臟的大小幾乎相同,但植入人造心臟的患者的壽命都很短,還沒有超過100天的,而且,病人極容易患中風。這是因為心臟的動力來源于腎,換了心臟卻沒有增強腎氣,而且,人造心臟屬于人體異物,腎氣是不可能向人造心臟供應動力的,腎氣與人造心臟不能交通(心腎相交),患者也就絕不可能活得長久,人造心臟的前途必然是渺茫的。
而接受心臟移植術的患者能夠將壽命延長十幾年甚至更長,是因為被移植的心臟是人類的心臟,能夠與腎氣相交通,而且,新移植的心臟一定是健康的,所以,腎就不用提供大量的腎氣去補充虛弱的心氣,從而使較虛弱的腎臟功能得以恢復。雖然被移植的不是自己的心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排異反應,但總比金屬、塑料之類的硬性異物要強得多,這就是移植心臟患者能夠長期存活的原因。假如在心臟移植手術以后,患者能夠服用中醫“袪邪扶正”的藥物來恢復元氣,排異反應必定會很快消除。
心臟病的種類
專家談到,心臟病主要有以下7個種類,且不同心臟病之間癥狀與起因也各不相同。
心臟病的種類一 風濕性心瓣膜病:
也稱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是指急性風濕性心臟炎后所遺留下來的以心臟各瓣膜病變為主的一種心臟病。
心臟病的種類二 先天性心臟:
一些染色體異常的疾病常伴有先天性心臟病,家族遺傳史。
心臟病的種類三 冠心病:
抽煙及糖尿病、高血壓等導致血管硬化狹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損。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后或心前區疼痛或緊縮樣疼痛;體力活動出現胸悶、心悸、氣短;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飽餐、寒冷或看驚險片時胸痛、心悸;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性生活或排便困難時出現心慌、胸悶等不適。
心臟病的種類四 高血壓心臟病:
動脈性高血壓會導致左心室肥大;肺高壓癥會導致右心室肥大。由于血壓長期升高,心臟的左心室泵血阻力上升,左心室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因代償而逐漸肥厚、擴張,心肌耗氧增加,心肌重量增加,但無相應的供血增加。同時,高血壓損害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粥樣硬化,使供應心肌的血液減少。兩者聯合作用,會導致心律紊亂、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心臟病的種類五 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性心瓣膜病也稱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是指急性風濕性心臟炎后所遺留下來的以心臟各瓣膜病變為主的一種心臟病。心悸氣短,活動后喘促、疲勞,乏力,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重者出現頭昏,心絞痛,心律失常,甚至暈厥,猝死。晚期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癥狀,體征為主動瓣區聽到響亮粗糙的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向頸部傳導,并伴有收縮期震顫等。
心臟病的種類六 肺源性心臟病:
簡稱肺心病,是由于各種胸肺及支氣管病變而繼發的肺動脈高壓,后導致以右室肥大為特點的心臟病。大多數肺心病是從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發展而來,少部分與支氣管哮喘、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有關。肺源性心臟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節并發呼吸道感染而導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較高。
心臟病的種類七 心肌、心臟腫瘤及血管病變:
新陳代謝或荷爾蒙異常的心肌變化等,有時酗酒,藥物亦導致心肌變化。心臟腫瘤大多為良性腫瘤,以黏液瘤為常見,原發性心臟惡性腫瘤很少見。血管病變包括高血壓引起之動脈瘤,以及其他免疫機能異常引起之血管病變等。
多見于老年性心臟病。
心臟疾病有很多,由于發生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分為各式各樣的類型。以上為心臟病的種類。我們了解到不同心臟病之間癥狀與起因也各不相同。患者應根據自己的類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