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射病的因素
近幾年,隨著夏季氣溫的不斷飆升,“熱射病”致死事件層出不窮,“熱射病”開始被大家所關注。近日,北京一名47歲男性長跑愛好者如常進行每日10公里長跑,當跑至大約7公里后自覺左腳無力,遂停止跑步,蹲下后突然暈厥,大汗、神志不清伴口吐白沫、高熱、二便失禁、肢體抽搐,1小時后由120送入北京友誼醫院急診,后因臟器功能不全收至重癥醫學科,完善各項檢查,確診為:勞力性熱射病。>>>健康過炎夏 中暑防治完全手冊
2010年,四川一位搬運工人在高溫天氣下工作導致暈倒,隨后昏迷長達16天。同樣也是在2010年,杭州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王彩艷(化名),只是想去小店買包煙,可是走出去,就再也沒有回來。烈日下,她被太陽烤著,直到全身都被地面燙出水泡,經過醫務人員11小時連續搶救,王老太還是因突發心力衰竭死亡。
據專家介紹,熱射病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的神經器官受損。而“熱射病”的誘因與氣溫、濕度、風速三大因素有關。“誘發中暑的因素很復雜,但其中主要因素還是氣溫。根據氣象特點,可將發生中暑現場小氣候分為兩類:一類是干熱環境,氣溫高、輻射熱強、濕度低,環境氣溫一般比室內高5~15℃,相對濕度常在40%以下;另一類是濕熱環境,氣溫高、濕度高,但輻射熱并不強。”>>>夏日防中暑生活招
“熱射病”患者通常表現為高熱、體溫達到40℃以上、皮膚干熱無汗、神志障礙、臟器衰竭等。如得不到及時妥善救治,死亡率高達50%-70%。
同時專家也提醒,夏季高溫老人和戶外工作者是“熱射病”的高發人群,因及時降溫,補充能量以免悲劇的發生。
結語:近天氣炎熱,許多地區的氣溫都創造的歷史新高,而40度的高溫現在已經屢見不鮮了,所以大家在外出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防曬,防止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