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胃癌的患病率越來越高,死亡率也越來越高,大家都知道胃是我們消化食物的地方,但是胃癌的誘發病因可不僅僅和飲食有關,要想徹底的治療癌癥,就必須了解日常生活中大家對于胃癌的3大誤區。
1、胃病是中老年人的毛病。
錯誤。胃癌的發病率雖然以中老年組較高,但據國內多家醫院報道,35歲以下年輕人的胃癌發病率也已經高達6%—11%,且惡性程度較高。由于現在年輕人學習工作壓力大,休息、飲食不規律,胃潰瘍等胃病發病率并不低,所以,當出現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適、腹脹、隱痛、飽脹感,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食欲差、困倦、易疲勞、進行性消瘦與貧血,柏油樣大便甚至嘔血,要及時上醫院檢查。>>>千萬別“吃”出個胃癌來
2、胃病是我多年的老毛病,自己吃點藥就可以了。
錯誤。早期胃癌患者80%沒有癥狀,少數有癥狀也是些非典型癥狀,極易同一些胃炎、胃潰瘍等胃病相混淆。所以,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地根據既往經驗和癥狀來判斷自己的疾病,自行買藥解決,這是非常不科學的,極有可能干擾胃癌的早期診斷。>>>驚 日常5大習慣讓你患上胃癌
3、我患胃潰瘍已經切除大半個胃了,不可能再得胃癌。
錯誤。胃在大部分被切除后,仍然有可能得胃癌,醫學上稱之為殘胃癌。殘胃患者胃癌的發生率是健康人2—12倍,而比服藥治療胃病者高2—4倍。殘胃發生癌變的原因是喪失了幽門的功能(幽門括約肌有兩重功能,一是防止胃內尚未消化好的食物進入十二指腸;二是防止腸液、膽汁逆流入胃,保護胃內的酸性環境),十二指腸內的膽汁和胰酶能溶解上皮細胞,加速細胞分裂;膽汁、腸液主要為堿性,這些都易損壞胃粘膜的屏障作用;殘胃中產亞硝酸鹽細菌增多,使得致癌的亞硝基化合物濃度增大;胃切除吻合時的刺激和張力很高的結扎,也可能成為致癌因素。不能因胃切除就對胃癌掉以輕心,良性胃病術后的患者,術后5年內應爭取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不要拒絕活檢病理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