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手部可判斷身體健康
手發麻不只是手的問題
能造成手部酸麻、疼痛的疾病很多,常見的有痛風(可能因尿酸沉淀在正中神經處,壓迫正中神經,而出現手麻疼痛問題)、一過性腦缺血(這是引起老年人手發麻的常見原因)、頸椎病(由于頸椎骨質增生等原因使頸椎局部的血管、神經組織受壓而造成的)、糖尿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會有四肢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癥狀)、末梢神經炎(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營養不良,會引起維生素B1缺乏導致末梢神經炎,引起手發麻)等。
手太軟可能預示脾胃差
大多數人的手都軟硬適中,而有的人手特別軟,軟如無骨。這樣的人,大多思慮過多,思慮過多則傷脾胃,因此,手軟的人脾胃大多都很差。>>>看手相知健康 揭秘體質類型
老年人手抖是疾病先兆
北京市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研究所主任醫師馬凱博士:正常人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生理性手抖,不屬于疾病,也不需要治療。這種手抖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安靜時出現,是一種細小的、快速的、無規律的抖動,常與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等有關。
病理性手抖常是某些疾病的征兆,這種手抖在運動時減輕或消失,睡覺時多數人可消失,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病。它往往從一側手指安靜時抖動開始,緩慢發病,逐步侵犯一側上肢、下肢,繼而另一側出現類似表現,還伴有肌肉僵硬,酸痛乏力,寫字越寫越小,精細動作難以完成,動作遲緩,走路呈小碎步向前沖,面部缺乏表情。部分病人還可有多汗、便秘、皮膚油膩等表現。
清晨手指僵硬要當心
早晨起床感到手指僵硬,不能握緊拳頭,活動不便,有時手指關節發生絞鎖的現象,必須活動相當長時間后才會漸漸緩解。清晨僵硬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癥狀,現在的診斷標準中將清晨僵硬作為主要項目之一,可見其意義是相當重要的。晨僵有時不一定僅限于手部,其他關節和肌肉也可出現。晨僵時間越長,表明病情越嚴重。>>>手是“微縮版”的身體 從手指看健康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手指僵硬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一些關節炎癥也可引起類似的癥狀。
手指彈響僵硬是腱鞘炎
醫學上有一種名叫“狹窄性腱鞘炎”的疾病,是家庭主婦和媽媽們的多發病。主要是慢性損傷與寒冷刺激造成的,初表現為早晨醒來時患指發僵、疼痛,活動后消失。逐漸發展到醒來時有彈響的疼痛,活動1~2小時后逐漸消失。后晨起時患指疼痛,終日有彈響。
此病患者應禁用涼水洗手,避免寒涼刺激。熱敷可使局部血管擴張,增強血運,改善局部營養,具有解痙鎮痛的作用。具體方法是,每日用溫熱水浸泡手指,每次半小時,每日2次,或在茶杯里裝滿熱水,然后用手握住茶杯,時間越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