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灸已經成為人們三伏天爭相去做的事情了,三伏天灸通常都是從初伏這一天開始的,但是有些醫院在初伏的10幾天前都推出各式各樣的灸法,那么三伏天灸到底貼多少次才合適呢?三伏天灸又有哪些禁忌和注意事項?接下來就一起跟隨小編去看一看。
三伏天灸注意事項
1.天灸貼藥部位多在頸背部、腹部、腰部,建議穿寬松、深色的衣服,女士建議不穿連衣裙。
2.天灸藥物為芳香走竄的藥物,皮膚有色素沉著、潮紅、微癢、燒灼感、疼痛、輕度出水泡等表現屬于正常反應。如感到灼痛,可隨時撕除。去除貼藥后,如局部出現水泡乃正常現象,輕者可自抹萬花油;若水泡潰破可自行涂紫藥水,結痂后待自然去痂,注意預防感染,若局部反應嚴重者,請到醫院處理。治療當天好不要洗冷水澡,宜用溫水洗澡。>>>消熱安暑過三伏
3.接受治療的當天,戒食牛肉、燒鵝、鴨、花生等易化膿食物,避免生冷食物或者進食蝦、蟹。
特殊人群需知:
病患:感冒發燒者、患有惡性腫瘤、皮膚病、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疾病等病患者不適合進行天灸。>>>小暑節氣從穴位入手護佑脾胃
少兒:建議3歲以上的孩子貼藥,孩子肌膚腠理疏松更容易吸收,因此貼藥的時間也只需要成人的1/4左右,即一般只需貼1/2~1小時即可。
女性:孕婦和正處經期且月經量多者不可進行天灸,月經量少或處于月經末期的經期女性,可進行天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