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炎的預防
肺炎是肺實質的炎癥,臨床上有發熱、咳嗽、氣急、咳鐵銹色痰,以及聽診有干、濕羅音等臨床表現。肺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在氣溫變化大、驟寒驟暖的冬春季尤其多見。肺炎的發生大多因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不及時、感染往下蔓延至肺部所致,少數可由血源性感染或鄰近組織器官感染所致。故預防肺炎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不感冒就能避免慢性肺炎嗎
肺炎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的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燒、咳嗽、多痰、胸痛等,重癥者喘氣急促、呼吸困難,可危及生命。世界衛生組織(WHO),在近一份報告中指出,在全球引起發病和造成死亡的疾病中,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肺炎)被列為第三位高危害疾病。我國在北京等九城市通過對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重點調查后,發現在所患常見病中有26%為肺炎。北京某醫院的死因分析表明,肺炎為80歲以上老年人的第一位死因。
引起肺炎的病原很復雜,包括細菌、病毒、支原體等多種。但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為多見,達83%,居首位。在世界范圍內,有5-10%的健康成人和20-40%的健康兒童是肺炎球菌的攜帶者。肺炎球菌一般寄居在正常人的鼻咽部,一般不會發病,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如感冒、勞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心臟病、長期吸煙等,肺炎球菌即可乘機侵入人體,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竇炎、腦膜炎、心內膜炎、敗血癥等。又由于近年來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使肺炎球菌對多種藥物產生了耐藥性,這又為治療帶來了困難。>>>如何治療慢性肺炎效果好
那么,哪些人容易患肺炎呢?主要是體質較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比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反復發作呼吸道感染的兒童和成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心臟病、肺部疾病、腎病、肝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的患者;長期住院或臥床在家的傷殘病患者;何杰金氏病患者;有酗酒習慣的人等。這些人往往免疫力較低,機體抵御外界有害病菌侵害的能力較弱。 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是預防肺炎的有效途徑。1988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在哥本哈根召開的“老年人肺炎球菌疫苗免疫咨詢會議”上建議,對所有老人和所有高危人群均給予肺炎疫苗接種。美國2000年的衛生目標中規定,包括65歲以上老人在內的容易并發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種率應達60%以上。1996年底我國衛生部批準肺炎球菌疫苗進入中國,目前已在全國各地衛生防疫部門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