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兒哮喘三伏貼配方
藥物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肉桂,其比例為4∶4∶2∶2∶1 。
貼敷時機:一般在每年三伏天進行,每兩次貼敷之間間隔兩天,1個療程共貼10次。
療程:每年貼敷1個療程,連續貼敷3年。
貼敷部位:一般以經穴為主,臨床常用的穴位有雙側肺俞、心俞、膈俞六個穴位。臨床可根據辨證,肺氣虛者加膏肓、膻中;脾氣虛者加脾俞、關元;腎氣虛者加腎俞、定喘。>>>三伏貼養生強 冬病夏治不必搶
四、虛寒性便秘三伏貼配方
取穴:神闋、足三里、氣海
藥物:巴豆2克,吳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姜汁少許。
治法:前三味混合研為細末,與姜汁調和如泥膏,制成小圓餅三個。將藥餅放于火上烘熱。分別敷貼于穴上,外用繃布固定。藥餅冷后再烘再貼。一般12——24小時氣通便下即愈。揭藥后局部出現水泡,緊需涂以紫藥水,任其自行吸收。
五、風濕性關節炎三伏貼配方
取穴:曲池、足三里、外關、陽陵泉、絕骨
藥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獨蒜頭任選一種。
三伏貼的配方適應癥:>>>三伏灸三伏貼冬病夏治注意事項
1、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肺氣腫、肺心病、過敏性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反復感冒
2、消化系統疾?。?/b>慢性胃炎胃潰瘍引起的胃脹、胃酸、胃痛等,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腹瀉、小兒遺尿癥。
3、婦產科疾?。?/b>痛經、產后頭痛、產后風等寒癥。
4、其他疾?。?/b>風濕性關節炎、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
結語:貼三伏貼一定要找準穴位才行,針對不同的癥狀所用的三伏貼里的藥材也不相同,那要看你需要治療什么病癥,好找中醫給你貼,注意貼敷期間,要禁止吃冷飲和油炸食物,在此期間要遠離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