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吳鑒泉(1870--1942年),河北省大興縣人,滿族,自幼從 吳氏太極拳創始人吳鑒泉其父吳全佑學太極拳。吳全佑(1834--1902年)又在北京從楊露禪學拳。許禹生在《太極拳勢圖解》里寫道:“當露禪先生充旗營教師時,得其真傳蓋三人:萬春、凌山、全佑是也;一勁剛、一善發人、一善柔化;或謂三人各得先生之一體,有筋骨皮之分。”
吳全佑先學楊露禪的大架,后又學楊班候初改的小架,互相吸收溶化,傳至其子吳鑒泉時,又經數十年的溶化和發展,遂形成柔化為主的一種緊湊、大小適中的拳術,即吳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共84式,不僅在中國國內,而且在美國和東南亞一帶也頗為盛行。>>>太極拳教程 打太極拳快OR慢怎么選擇
北派王茂齋(1862-1940)山東掖縣人,王茂齋老先生祖居山東省萊州市(原掖縣)大武官村,他是吳式太極拳宗師吳鑒泉的師兄。在當時威望極高。吳式太極拳門人中流傳著一本《同門錄》,第一頁便是王先生的英照,第二頁是吳鑒泉宗師的英照,以后是二位先生的弟子及侄子們的照片。王先生對吳式太極拳的形成是很有影響的。
吳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一種,主要從楊氏太極拳的拳式發展創新的。楊式太極拳原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吳式太極拳是在楊式小架拳式基礎上逐步修訂的。
特色吳式太極拳以柔化著稱,動作輕松自然,連續不斷,拳式小巧靈活。拳架由開展而緊湊,緊湊中不顯拘謹。推手動作嚴密、細膩,守靜而不妄動,亦以柔化見長。
吳氏太極拳太極拳相傳為武當道士張三豐所創。據明史《方伎傳》記載:“洪武(1368-1398)十七年太祖詔三豐不赴。二十五年乃隱人云南。建文元年完璞子訪三豐于武當,適從平越歸來,相得甚歡。永樂四年侍讀書士胡廣奏曰:“三豐深通道法,拳技絕倫”此說大致可信。>>>太極拳教程 掌握要點避開易犯十大錯誤
結語:通過這篇文章的講解,大家對太極拳的分類都了解了么?練太極拳是十分有益于身體的,特別是對于中老年人來說。不過在聯系的同時也是需要適當的了解一下相關知識的哦,小編希望大家都能夠多練習太極拳,強身健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