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一:養陰扶陽
“養陰扶陽”,是這個季節的氣候特點決定的。夏季的特點是:暑+濕。在傳統中醫看來,都是“邪氣”,但兩者的性質卻截然相反。
暑屬于“陽邪”, 易損耗人的津液,導致人體產生“熱變”,我們常用的方法是避暑、養陰、生津。濕屬于“陰邪”,特點是下行,比較重,比較濁。 濕氣一重,人體比較容易受影響的器官就是屬土的脾。脾臟被困,腸胃就不舒服,于是出現肚子脹、不想吃飯、大便不成形、四肢有時候冰涼……所以,這個時候也需要扶陽,比如服用溫陽化濕的五苓散之類。>>>夏季養生湯 “喝”出美麗肌膚
原則二:健脾和胃
這個原則也是由夏季的特殊天氣造就的。夏天,人們大量喝水,脾胃運化水谷、水濕的工作量大大增加;體力消耗大,也需要脾胃有個良好的精神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把脾胃保養好,就十分重要。
施衛兵推薦了幾種健脾和胃的辦法:適當吃一些帶有刺激性的調味品,比如辣椒、香菜、大蒜、醋、姜、蔥,另外,苦瓜也可以多吃點;多喝粥,冰鎮冷飲食用時要有度,不能貪圖一時之快傷了脾胃;還可以按摩腹部(飽食和饑餓時不要按摩)和一些穴位,比如位于膝蓋斜下方的足三里穴。>>>夏季養生正當時 飲食運動調節健康度一夏
原則三:清心養心
夏季在五行上與火對應,在五臟上與心對應。而這個季節,也是心臟負荷大的季節。赤日炎炎,人體血液流動加快,心臟的工作量增大。這種天氣還容易讓人心火亢奮,應“清瀉”“心火”。
“清瀉”“心火”首先要學會避暑,天既然熱了,就少到人多的地方。其次,保證充足的睡眠,學會睡“子午覺”,就是子時(23:00)之前必須入眠,午時(11:00—13:00)再補午覺。另外,可以吃一些清涼的食品,比如蓮子粥、百合粥、綠豆湯、赤豆湯等。
結語:炎熱的夏季,我們會選擇各式各樣的美食冷飲來降溫,殊不知,不合理的飲食會造成我們的脾胃不適,小編推薦的調理脾胃的方法相當有效,想要養生的朋友可以多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