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老齡化的加劇,中國出現了養老金嚴重短缺的情況,解決方法可能是延遲退休年齡,這對于很多到了退休卻依然希望工作的老人們來說是件開心的事情,可是依然有大批的離退休老人存在離退休綜合癥,今天的健康之路視頻全集中,我們就和楊甫德教授聊一聊這個離退休綜合癥!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楊甫德
楊甫德,男,安徽滁州人,北京大學教學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院長。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專家組組長,北京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主任,世界衛生組織心理危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主任。
現任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精神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師協會精神科專業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醫學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精神科學會委員兼學術秘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執委會委員兼秘書。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離退休綜合癥
所謂離退休綜合癥是指老年人由于離退休后不能適應新的社會角色、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而出現的焦慮、抑郁、悲哀、恐懼等消極情緒,或因此產生偏離常態的行為的一種適應性的心理障礙,這種心理障礙往往還會引發其它生理疾病、影響身體健康。離休和退休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變動,由此,當事者在生活內容、生活節奏、社會地位、人際交往等各個方面都會發生很大變化。由于適應不了環境的突然改變,而出現情緒上的消沉和偏離常態的行為,甚至引起疾病,就謂"離退休綜合征"。
無力感
許多老人不愿離開工作崗位,認為自己還有工作能力,但是社會要新陳代謝,必須讓位給年輕一代,離退休對于老年人實際上一種犧牲。面對“歲月不饒人”的現實,老年人常感無奈和無力。
無用感
在離退休前,一些人事業有成,受人尊敬,掌聲、喝彩、贊揚不斷,一旦退休,一切化為烏有,退休成了“失敗”,由有用轉為無用,如此反差,老年人心理上便會產生巨大的失落感。
無助感
離退休后,老年人離開了原有的社會圈子,社交范圍狹窄了,朋友變少了,孤獨感油然而生,要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往往使老年人感到不安、無助和無所適從。
無望感
無力感、無用感和無助感都容易導致離退休后的老人產生無望感,對于未來感到失望甚至絕望。加上身體的逐漸老化,疾病的不斷增多,有的老年人簡直覺得已經走到生命的盡頭,油干燈盡了。
當然,并非每一個離退休的老人都會出現以上情形,離退休綜合癥形成的因素是比較復雜的,它與每個人的個性特點、生活形態和人生觀有著密切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