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癲癇多見于兒童,在治療的過程有需要注意用藥原則,避免病情惡化。今天的安曉光醫師將與我們一道討論外傷性癲癇的預防和治療方法,為了孩子的健康,趕快來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安曉光
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從事神經內科臨床診療工作20年、發表20余篇學術論文。曾在北京醫學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進修學習。2001-2008年留學于德國漢堡技術大學,一直致力于癲癇病的科研和臨床治療工作,對各種類型的癲癇病,特別是小兒癲癇、女性癲癇病的治療有較深造詣,自主主持了多項癲癇病專項科研課題,在國內外癲癇病治療領域引起強烈反響,發表相關論文數十篇。在臨床中結合細胞學、免疫學、基因學、心理學等學科綜合運用,對病人疾病“同而有別、因人而異”的辯證施治,治愈數千例不同原因致病的癲癇患者。
會診中心專家組成員
北京軍海醫院專家組成員,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從事神經內科臨床診療工作近20年年,發表20余篇學術論文。曾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進修學習。2001年至2008年留學于德國漢堡技術大學,從事神經病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對神經內科疾病及其并發癥的診治有豐富經驗。安曉光一直致力于癲癇病的科研和臨床治療工作,對各種類型的癲癇病,特別是小兒癲癇、女性癲癇病的治療有較深造詣,自主主持了多項癲癇病專項科研課題,在國內外癲癇病治療領域引起強烈反響,發表相關論文數十篇,為攻克難治性癲癇病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臨床中結合細胞學、免疫學、基因學、心理學等學科綜合運用,對病人疾病“同而有別、因人而異”的辯證施治,治愈數千例不同原因致病的癲癇患者。
特別擅長:診治各類腦科疾病及并發癥。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外傷性癲癇的預防方法
外傷性癲癇應該如何預防?
1、開放性顱腦損傷應爭取盡早徹底的清除術,清除血腫,失活腦組織,異物,碎片,凹陷性骨折的骨片予以整復或去除,縫合破裂的硬腦膜,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以防顱內感染。
2、閉合性顱腦損傷有手術指征者,及早手術,以減少腦缺血缺氧而出現腦退行性變的機會,手術應細致,盡量減少對周圍腦組織的損傷。
3.預防性用藥,可單獨使用苯妥英鈉0.1g,3次/d或與苯巴比妥合用。
外傷性癲癇的治療
外傷后早期一周以內的短暫的抽搐,多無重要臨床意義,此后也不再發作,故無特殊治療。對反復發作的早期或中期癲癇則應給予系統的抗菌藥物治療。一般應根據發作類型用藥,如大發作和局限性發作,選用抗癲癇藥物的順序為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卡馬西平、撲癇酮或丙戊酸鈉;小發作則常用丙戊酸鈉、乙琥胺、安定或苯巴比妥;精神運動發作則首選卡馬西平,其次為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撲癇酮、丙戊酸鈉或安定;肌陣攣發作則宜選用安定、硝基安定或氯硝基安定。
手術治療
術前應認真進行癲癇源灶定位,因為腦抽傷后的瘢痕雖為外傷性癲癇的病因,但引起癲癇發作,卻往往是位于病變附近的(偶爾是遠離的)癇性放電灶,有時甚至是多源性的,故手術時不僅要切除腦瘢痕組織,同時,還必須切除貌似正常的癇灶,否則癲癇不能控制。手術宜在局部麻醉或靜脈麻醉下施行,以便術中描記皮質電圖及電刺激。如果頭皮留有較大的瘢痕,手術切口應考慮到頭皮到頭皮的血運供應及整形修復設計。
開顱方法以骨瓣開顱為佳,暴露充分,有利于癇灶的測定。若有顱骨缺損,應先將頭皮與硬腦膜的粘連小心銳性分離,如常環狀切開硬腦膜,同樣小心分離硬腦膜與腦組織,以免損傷過多的正常腦皮質。然后在皮質腦電圖指引下,切除腦瘢痕及癲癇源灶,切除時應注意保護腦重要功能區,將已瘢痕化的膠樣組織盡量予以切除,深部到腦室膜為止,應避免穿通腦室。
皮質上的癲癇放電灶則宜采用軟膜下灰質切除的方法,按皮質腦電圖監測的范圍,小心沿腦回中線電凝后剪開軟腦膜,再用小括勺或吸引器,將該腦回的灰質切除,把保留的軟腦膜蓋回原處。繼而再測定皮質腦電圖,直到所有癇性放電灶均消失為止。后,充分止血,完善修復硬腦膜,顱骨缺損應視具體情況同期或擇期修補,如常縫合頭皮各層,皮下引流24小時。術后繼續抗癇藥物治療2~3年。
用藥原則
使用小劑量,完全控制發作,又不產生副作用,故劑量應從小開始,逐漸增加到完全控制發作,并根據病人發作的時間,有計劃地服藥。所選定的藥物一旦有效,好是單一用藥,不輕易更換,并行血藥濃度監測,維持血藥嘗試直至完全不發作2~3年,再根據情況小心逐步緩慢減藥,若達到完全停藥后仍無發作,則可視為臨床治愈。對少數晚期難治性癲癇經系統的藥物治療無效時,則需行手術治療,在腦皮質電圖監測下將腦瘢痕及癲癇源灶切除,約有半數以上的病人可獲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