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對于有腳氣的朋友們,相信這是個讓人心煩的季節,因為腳氣會越發嚴重的。不過不要怕,今天我們的貴州衛視養生節目中請到了中國名醫論壇專家楊奕女士,她會告訴我們如何治療腳氣,快來學學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楊奕
女,生于1941年,祖籍天津。中國名醫論壇專家,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醫學顧問。5歲隨過剩古大師郭老先生習武,16歲拜在山東淄博薛老先生門下學習針灸、推拿之術。1988 年開始研究足部反射療法。2001年,楊奕拜在河洛推拿創始人王一丁先生門下,并于2005年被王先生授予“河洛推拿推廣人”數年來培養了大批學員。臨床中靠自然療法取得了驕人成績。曾五次被邀請出席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醫學術方面的會議,受到彭沖、顧秀蓮、程思遠等首長的親切接見。并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反射療法與河洛推拿相輔相成有效非凡》、《東方瑰寶河洛推拿》等。
楊奕老師先后坐診北京電視臺、天津電視臺、湖南電視臺等知名養生保健欄目,受到廣大學員熱烈歡迎。 2009年8月出版《手到病自除》。在臨床治療中,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和實踐,對河洛推拿有了自己的見解和解釋,使療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貴州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腳氣
腳氣是足癬的俗名,也稱“香港腳”。足癬(tinea manus)為足跖部、趾間的皮膚癬菌感染,可延及到足跟及足背,但發生于足背者屬體癬。紅色毛癬菌為足癬的主要致病菌。
“腳氣”一說,古已有之,卻非今人所謂之“腳癬”。唐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云:“此病發,初得先從腳起,因即脛腫,時人號為腳氣。”有人為此病所困,著述名為《腳氣集》。這大概是一種風濕性疾病。后來古人之“腳氣”越來越少見,但病名影響甚廣,就張冠李戴地把“腳癬”稱作腳氣了。
國學大師季羨林在《牛棚雜記》中寫到腳氣患者:“生物系有一個學生,大名叫張國祥,他到了大院以后,立即表現出鶴立雞群之勢。有幾天晚上,在晚間訓話之后,甚至在十點鐘規定的‘犯人’就寢之后,院子里大榆樹下面,燈光依然很輝煌,這一位張老爺,坐在一把椅子上,抬起右腿,把腳放到椅子上,用手在腳指頭縫里摳個不停。”腳氣之癢,劇于蚊叮蟲咬,半夜癢不能寐大撓特撓,亦不罕見。
腳氣乃是常見病,南方氣候濕熱本多瘴癘,腳氣亦高發,香港腳之名可謂事出有因。北方腳氣不如南方,卻也有一半民眾罹患該病。曾有調查令人咋舌:四成皮膚科大夫患有腳氣。
腳氣的危害不僅是瘙癢、脫皮、起皰、真菌傳播,還會引起手癬和灰指甲。更嚴重的是,搔抓會導致局部細菌感染,可發展成淋巴管炎、蜂窩組織炎及丹毒,可謂后患無窮。
病因
致病菌多系毛癬菌屬與表皮癬菌種,主要菌種有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玫瑰色毛癬菌。紅色毛癬菌因其抵抗力強,不易控制,已成為我國當前足癬的主要致病菌。
腳氣是侵犯表皮、毛發和趾甲的淺部霉菌病,是一種傳染性的皮膚病。絕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腳氣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腳氣患病率高的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幾點:
一是足跖部皮膚沒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霉菌的脂肪酸。
二是足跖部皮膚汗腺較豐富,出汗較多,造成有利于霉菌生長的潮濕環境。
三是足跖部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質蛋白為霉菌生長的營養物。
此外,由于穿著鞋襪,局部環境悶熱,腳汗難于透發而潮濕,從而更有利于霉菌的生長繁殖。
腳氣怎么根治
中醫治療
一般的西醫治療或者其他治療都斷不了根,所以很多醫生都是建議中醫治療。
西醫治療
一般使用咪唑類溶液或霜劑,亦可用水楊酸制劑等,每天1~2次。
巖漿灰治療
巖漿灰是火山活動巖漿噴溢過程中將地殼下100至150千米處深部地質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和特種微量元素成分的細微粒子物質帶出后經數年至數十年沉積而形成的稀有沉積礦物;其所含物質成分對腳氣真菌有著極強的殺滅作用,且穿透性良好,可穿過皮膚深層組織,殺滅皮膚深部組織中的真菌,并可加快腳氣導致的皮膚受損創面的愈合。
使用方法
巖漿灰加熱敷腳部,每日1次,20-30分鐘每次,15-20日愈。
1.針灸
治法取足少陽、陽明與太陰經穴為主。偏實者針用瀉法:偏虛者針用補法。
處方陽陵泉足三里懸鐘三陰交;
隨證配穴腳氣沖心:巨闕內關郄門;
脾胃虛弱:脾俞胃俞;
跗腫麻木:八風太白。
方義傷于濕者,下先受之,濕邪滯留足脛,流溢肌膚,故取足三里、三陰交瀉陽明、太陰之濕;補髓會絕骨、筋會陽陵、充養筋骨而使步履輕健。腳氣沖心者,取心募巨闕,心包經內關,郄門以定悸除煩消滿。脾俞、胃俞,施補法以健運化濕。八風、太白為治腳氣之效穴,瀉之使濕熱下泄而消跗腫。
2.電針
選穴風市足三里伏兔懸鐘。方法通電10—15分鐘,采用疏波或疏密波刺激量和頻率以病員耐受情況而定。每次選二對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3.水針
選穴曲池外關陰陵泉足三里懸鐘。方法采用維生素B1100毫克或維生素B12100微克注射液,每次取2—4穴,每穴注入0.5—l毫升,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