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生活條件好了,以前的吃不飽變成現在的吃不完,那么很多家庭就把剩飯剩菜放著,留到下頓吃!這樣的吃法健康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本期的健康大財富節目中請到了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教授,一起來聽聽她是怎么講的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范志紅
范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中國食品科技協會營養支持委員會理事,中國酒店協會美食營養顧問,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營養膳食推廣工程專家顧問團顧問。
社會職位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營養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健康教育協會理事;中國食品科技協會高級會員,營養支持委員會理事;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委員會副秘書長。
衛生部、中央文明辦健康社區行全國巡講專家,中央國家機關健康大講堂講師團專家,奧運大講堂榮譽講師,全國婦聯“現代婦女大講堂”主講嘉賓。
科普活動
先后給40多家報刊雜志撰寫食品營養方面的文章600多篇,《健康時報》、《生命時報》、《保健時報》、《北京青年報》、 《法制晚報》等十多家報刊雜志的特約專家作者或專欄作者。在“健康北京”、“健康生活”、“健康之路”、“快樂健身一籮筐”、“健康一身輕”、“萬家燈火”等全國多個健康類電視欄目作為主講嘉賓出鏡近二百集。
研究方向
營養食品的開發,食品保健功能因子的提取、利用和效應,食物營養及安全性與栽培、儲藏、加工因素的關系。1991年以來先后教授《食品與營養》、《食品化學》、《公共營養學》、《食品科學專業英語》等課程,1998年主講中央電大《食品營養學》課程。1995年獲北京市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1996年獲霍英東基金教學三等獎,1999年被評為農大第一屆優秀教師。
主編和參編了《食品營養學》(中央電大出版社)、《食品化學》、《食品營養學》(中國農大出版社),《糧谷類食品的營養》、《蔬菜與水果的營養》和《體重管理和體重控制》(譯著)等6部著作,發表論文10篇。
剩菜剩飯怎么吃
很多人都聽說剩飯剩菜是不能吃的,不衛生,過夜了會有毒等等,這些話困擾了很多人。可是現在超市的食物越來越多,家里的人口卻越來越少,三口之家、兩口之家都很常見,飯菜稍微多做一點就會剩下很多,但是如果不想剩,就按一兩個人那么做,又實在不值當麻煩一回,所以說家里有剩飯剩菜都是正常現象。
一些白領人士也有這樣的煩惱,我倒是不愿意多做,可中午得在外面吃飯,單位給吃盒飯,質量太差,而且不太衛生,不放心,于是我就每天從家里帶飯。這帶的飯不可能是早上起來趕著做,都是頭一天晚上做好的,在冰箱里已經放了一夜,然后再上班路上帶著,再到中午吃,怎么也要七八個小時過去了,這個算不算剩飯剩菜呢?又該怎么樣健康合理準備呢?
我們請醫大二院消化科張志廣主任和254醫院營養室李麗分別從營養和健康角度分析一下,究竟怎么做對健康更有利。
原則
剩葷不剩素 涼菜都別留
吃剩菜,人們常擔心的一是營養損失,二是不利健康。從這兩個角度看,素菜和葷菜相比,都更危險。
亞硝酸鹽主要存在于蔬菜中,蔬菜放的時間越長,亞硝酸鹽越容易過量。亞硝酸鹽本身有毒,如果在胃里與蛋白質相遇,就會產生亞硝胺,這是一種致癌物質。有數據顯示,人體攝入的亞硝酸鹽80%來自于蔬菜。所以素菜好吃新鮮的,做好的素菜在溫度較高地方,放的時間一長,亞硝酸鹽含量會有所增加。
此外,素菜中的營養更容易流失。因為蔬菜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非常容易被加熱、清洗等過程破壞,所以蔬菜重新加熱的時候,營養損失也更嚴重。
食物中還有些不太怕熱的營養素,比如說鈣、鐵等礦物質。這些營養素人們通常會通過魚肉等葷菜攝取,因此熱一回,營養損失不會非常嚴重。
所以,無論是從營養還是安全的角度,都盡量不吃剩的蔬菜。
需要提醒的是,不論葷素涼拌菜都不要吃剩的,因為在制作過程中沒有加熱,本身就比較容易被污染,而剩菜不加熱,其中的細菌不被殺死,更容易導致腹瀉等不適。
儲存
涼透 蒙上保鮮膜放冰箱
剩菜保存條件一定要格外注意,一定要先涼透,然后蒙上保鮮膜放入冰箱。
熱菜晾涼再放進冰箱,是因為當熱的食物突然進入低溫環境,食物的熱氣會引起水蒸氣凝結,冰箱中濕度增加會促使霉菌生長,導致冰箱里的食物霉變。食物涼透后,要及時放入冰箱,即使在冬季,也不要長時間放在冰箱外面,因為冰箱的環境相對封閉,有一定抑菌作用。
不同剩菜,一定要分開儲存,可避免細菌交叉污染。還需要用干凈的容器密閉儲存,如保鮮盒、保鮮袋,或者把碗盤附上一層保鮮膜。
剩菜存放時間不宜過長,好能在下一頓就吃掉。一般情況下,高溫加熱幾分鐘,可殺滅大部分致病菌。可如果食物存放的時間過長,產生了亞硝酸鹽以及黃曲霉素等,加熱就起不到作用了。
加熱
海鮮放姜蒜,肉菜加點醋
除了合理儲存,回鍋加熱也是保障健康的關鍵。剩菜在冰箱里儲存,吃之前一定要高溫回鍋。因為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殺死細菌。
不同剩菜,加熱也各有技巧:剩菜中,屬魚蝦蟹貝不耐放,即使在低溫下儲存,也會產生細菌,容易變質。所以,加熱時好再加點酒、蔥、姜、蒜等佐料,這樣不僅可以提鮮,還具有一定殺菌作用,能防止食用剩菜可能引起的腸胃不適。
與海鮮蔬菜相比,肉類比較不易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但一定也要將其熱透,好加熱10分鐘以上,或微波加熱1分鐘以上。加熱時,不妨加點醋,肉類富含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受熱后,會隨著水分溢出,它們遇上醋酸就會合成醋酸鈣,有利人體的吸收和利用。
米飯、饅頭等主食好在第二天吃完,因為淀粉類食物容易滋生葡萄球菌和黃曲霉毒素。這些有害物質高溫加熱下也無法被殺死。所以,如果兩天還沒吃完,即使看起來沒變質,也不要再吃了。
變身
米飯做成糊 牛肉變肉松
上頓吃,下頓吃,沒有新鮮感,剩菜還是容易被剩下。為了健康,上頓的剩菜下頓一定要吃完,否則要堅決扔掉。
吃剩菜一定要發揮想象力,讓剩菜變的好吃。
醬牛肉、醬肘子等簡單的變身方法就是涼拌,可把肉切片與新鮮蔬菜、調味料一起拌勻;也可以與胡蘿卜、芹菜等蔬菜同炒。還可把醬肉剁碎,與青椒丁、香菜末等拌在一起,加在燒餅里做成肉夾饃。如果家中有小孩,把醬牛肉拍散剁碎,加鹽、糖、醬油炒成肉松佐餐也不錯。
煎炸魚類加入彩椒、胡蘿卜丁等重新紅燒,以醬油和糖調味,就可以改善口味,成了一道新菜。
家里蒸米飯多了。剩飯除了炒飯、泡飯、煮粥外,還可將其打碎,加豆腐和雞蛋做成米糊豆腐羹。此外,米飯還可以與土豆、肉末等攪拌,做成干炸丸子。用這些方法處理過的剩菜口味、口感都大大改善,好吃自然就不會剩了。
建議
“帶飯族”適合帶什么菜
帶飯的人把要帶的菜做好放在盒子里,涼到室溫后擱到冰箱里,不要開蓋,大限度避免空氣中細菌落到菜里。細菌少了,安全性也就提高了。第二天中午吃的時候徹底熱透比較安全。
好可以選擇一些像茄子、冬瓜、土豆、胡蘿卜,還有像菜花、西葫蘆、蘑菇等,它們是非常耐加熱的,加熱兩三次問題都不大。
剩菜會產生什么致癌物
亞硝酸鹽80%來自于蔬菜,不新鮮的蔬菜才會有亞硝酸鹽,亞硝酸鹽的形成是細菌繁殖導致的。
為了避免剩菜產生致癌,炒完菜不要翻騰,避免口腔、空氣中的細菌進入到蔬菜里。蔬菜里的細菌少了,產生致癌物的危險了就減少了。
剩菜搭配怎么吃可防癌
制作涼拌菜的時候加點蒜泥,加一點新鮮的姜汁,加一點檸檬汁,加一點醋,加鮮辣椒等等,這些配料里面都有一些抗氧化或者還原性這樣的物質,或者直接加維生素C都有效果,因為維生素C、維生素E等可以起到很好阻斷致癌物的作用,就算有亞硝酸鹽也不會在胃里形成亞硝胺。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寧夏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