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年紀大的人來說,患肩周炎是比較常見的,但是現在的很多白領們也會患有肩周炎,這就和他們久坐不經常運動有關系了。下面我們就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陳紅醫師來聊一聊肩周炎的相關問題!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⒈前后擺動練習:軀體前屈(即彎腰),上肢下垂,盡量放松肩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然后做前后擺動練習,幅度可逐漸加大,作30~50次。此時記錄擺動時間,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后再做持重物(0.5~2公斤)下垂擺動練習,做同樣時間的前后擺動(30~50次),以不產生疼痛或不誘發肌肉痙攣為宜。開始時,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0.5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⒉回旋畫圈運動:患者彎腰垂臂,甩動患臂,以肩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畫圈運動,用臂的甩動帶動肩關節活動。幅度由小到大,反復作30~50次。
⒊正身雙手爬墻:患者面向墻壁站立,雙手上抬,扶于墻上,用雙側的手指沿墻緩緩向上爬動,使雙側上肢盡量高舉,達到大限度時,在墻上作一記號,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⒋側身單手爬墻:患者側向墻壁站立,用患側的手指沿墻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到大限度,在墻上作一記號,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5.肩內收及外展: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后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收,然后再盡量外展。
6.拉滑車
7.梳頭--患者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肘屈曲,作梳頭動作。
請患者注意,以上八種動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交替鍛煉,每天3--5次,一般每個動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對肩周炎的防治會大有益處。
肩部旋轉法
雙手叉腰,雙肩做向前、向后旋轉運動。每個方向各做20次。
肩部內收法
以健側手握住患側肘后,抬平患肢,并逐漸向健側牽拉內收患肢,做20次。
患肢梳頭法
患肢上舉到頭部,沿發際向后做梳頭動作20次。
爬墻法
面對墻直立,足尖抵墻基,雙手交替向上伸展,如同壁虎爬墻,待患肢上舉至極限時用其中指在墻上留一痕跡,下次爬墻時超越此痕跡。做20次。
患肢后背牽拉法
直立位,健肢在前,患肢置于身后,以一繩從健側肩部繞過,雙手分別握住繩子兩端,健肢向下拉動繩子以帶動患肢向后上運動。做20次。
拉輪法
在墻上或樹上安一滑輪,并穿過一繩,繩兩端各系一小木棍,兩只手分別握住木棍,患肢置于身后,用腱肢盡力將患指向上拉動20次左右。
以上鍛煉,每日上下午或早晚各鍛煉1次。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正確的功能鍛煉,可以達到減輕肩部疼痛,改善功能活動的效果,大部分患者的肩部疼痛甚至可完全消失,肩關節功能可以完全或基本恢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疲勞過度,注意保暖,以免影響康復治療的效果,再次誘發肩周炎。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陳紅
1993年至1995年曾于北京積水譚醫院工作,1995年至今于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按摩科工作,擅長手法治療各種軟組織損傷病,在教學科研方面有獨到見解。著有《中醫舌象診斷》、《推拿輔導教材》、《中醫執業醫師輔導習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