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練習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加深與對太極拳的研究,有老者有孩童,那么怎么練好太極拳呢,尤其是武當太極拳,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說練好武當太極拳的十大要論,一起來看看文章吧。
武當太極拳的十大要論:
1、一理第一
無物散必有統,分必有合。天地間,四面八方,紛紛者各有所屬;千頭萬緒,攘攘者必有其源。蓋一本可散為萬殊,而萬殊咸歸于一本。拳術之學,亦不外此公例。>>>武當太極拳拳譜 108式動靜結合內外兼修
夫太極拳者,千變萬化,無往非勁。勢雖不侔,而勁歸于一。夫所謂一者,自頂至足,內有臟腑筋骨,外有肌膚皮肉,四肢百骸相聯而一者也。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后相需。所謂一以貫之者,其斯之謂歟!
而要非勉強以致之襲焉!而為之也,當時而動,如龍如虎,出乎爾而急如電閃;當時而靜,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穩如山岳。且靜無不靜,表里上下,全無參差牽掛之意;動無不動,前后左右,均無游疑抽扯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莫能御之也。若火機之內攻,發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煩擬議,誠不期然而已然。
蓋勁以積日而有益,功以久練而后成。觀圣門一貫之學,必俟多聞強識,格物致知,方能有功。是知事無難易,功惟自進,不可遢等,不可急就;按步就序,循序漸進。夫而后百骸筋節自相貫通,上下表里不難聯絡,庶乎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總歸于一氣矣!
2、二氣第二
天地間,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嘗有直而無曲者矣。蓋物有對待,勢有回環,古今不易之理也。故嘗有世之論捶者而兼論氣者矣!
夫主于一、何分為二?所謂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陰陽也。捶不能無動靜,氣不能無呼吸。呼則為陽,吸則為陰;上升為陽,下降為陰;陽氣上升而為陽,陽氣下行而為陰;陰氣上升即為陽,陰氣下行仍為陰。此陰陽之所以分也。
何為清濁?升而上者為清,降而下者為濁。清者為陽,濁者為陰。然分而言之為陰陽,渾而言之統為氣。氣不能無陰陽,即所謂人不能無動靜,鼻不能無呼吸,口不能無出入,而所以為對待、回環之理也。然則氣分為二,而貫于一。有志于是途者,甚勿以是為拘拘焉耳!
3、三節第三
夫氣本諸身,而身節部甚繁,若逐節論之,則有遠乎拳術之宗旨;惟分為三節而論,可謂得其截法。>>>太極拳教程 掌握要點避開易犯十大錯誤
三節,上、中、下,或根、中、梢也。
以一身言之:頭為上節,胸為中節,腿為下節。
以頭面言之:額為上節,鼻為中節,口為下節。
以中身言之:胸為上節,腹為中節,丹田為下節。
以腿言之:胯為根節,膝為中節,足為梢節。
以臂言之:膊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
以手言之:腕為根節,掌為中節,指為梢節。
觀于此,而足不必論矣!然則自頂至足,莫不各有三節也。要之,即莫非三節之所,即莫非著意之處。蓋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滿腔是空;下節不明,顛覆必生。由此觀之,身三節部,豈可忽也!
至于氣之發動,要從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之而已。此固分而言之,若合而言之,則上自頭頂,下至足底,四肢百骸,總為一節,夫何為三節之有哉!又何三節中之各有三節云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