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保持人體穩定?人體穩定的條件有以下幾個:
(1)肌肉收縮力:這個條件是人體與物體保持穩定的根本區別。人體穩定平衡主要的是靠肌肉收縮力和肌肉的協調調節能力。這是內因,要有一定訓練。
(2)支撐面:支撐面是指支撐部分的表面面積和支撐部分之間的面積。單足站立時足與地接角面的面積為支撐面,故支撐面愈大愈穩定。>>>24式太極拳分解教學 太極拳入門必看
(3)穩定角:穩定角是指重力作用線與重心到支撐邊緣連線這間的夾角。人體支撐面有前、后、左、右四個方向,因此穩定也有四個方向穩定角,穩定角愈大,則在該方向的穩定程度也愈大,若支撐面相同,重心高,穩定度也就小,重心低,穩定角大,穩定度也大。
關于定性的大或小即穩定與不穩定在看則不能一概而論,身體穩定性大時,能完成大幅度的動作,但由于穩定性大做起協作就較為困難,在某些方面上穩定性小時,在該方向起動就快,要根據動作實際需要,采取調整身體重心位置,改變穩定或破壞穩定,調整穩定的條件或穩定的條件。
以上談到的平衡穩定的條件是非常靈活的,也就是不但要注意到穩定,還要注意到和諧,尤其在太極拳推手練習時更是如此,在練架子時也在要注意到,不是架子低就好,穩定性好就好,也就是穩定性大做起動作就較為困難。>>>24式太極拳分解教學 初學者入門基礎
我個人見到過很多太極拳的老前輩,在太極拳推手時,重心都不是太低,而是偏高些,也就是不穩定的條件下求靈活,也正像拳論講的:要應服自然。在三種穩定情況,當然以隨遇平衡為好,但穩定平衡也是比較好的,不穩定平衡是架子低,下支撐的情況下,因重力關系,重心低不能恢復到原來的平衡位置。
保持身體平衡的幾個條件即肌肉收縮力、支撐面和穩定角,在太極拳的架子和推手運動中一定要運用合適才能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境界。太極拳是我國武術中的一個拳種,它不但是東方文化和哲理在人體為載體的一種文化,同時它也是非常運用了智慧和開發右腦的形象思維,所以練習太極拳不是以姿式的低就好,雖然肌肉收縮力是維持平衡的主要條件,但支撐面和穩定角也是平衡的條件,更要注意到太極拳的要求是“舍已求人”,“后者先”, “彼不動已不動”的后發制人,是要在平衡與不平衡求和諧,穩定與不穩定的變化中去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