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你在學習中所提出的種種問題,都能得到師父的耐心解答,指出正確的方向.你提問題越多,說明你求知心越強,所以名師是具有解疑釋惑的能力,師徒結合共同提高進展這是必然的,武術不能封頂,怎能說現代人就不能創新呢。
太極拳理論深奧,有些詞語不易理解、有的道理是用抽象的比喻方法、玄虛的詞語來描繪的。若以現實科學的態度來說,是應當革新,革新不是去掉它,而是科學把它用現代的語言講解清楚,讓別人看得懂。我覺得這是一項偉大的工作,希望有志者完成。筆者學拳數十年,仍感大極深不可測,>>>武氏太極拳 掌握身形步法事半功倍
筆者學拳數十年,仍感太極深入不可測,瑰寶待人研究,曾胡謅詩語八句,對聯一副,以示不忘所學。詩云“學拳要從練中來,勤練少練兩分開。理頭苦練為第一,口練不能成為材。無師自通很少有,入門引路智慧開。熟能生巧默誠意,身知可達懂勁才。”對聯為“端正身法豎起脊;變化陰陽腰為軸。”用以結尾以供拳友參考。
太極拳持之以恒:
眾所周知,太極拳是一種適合生理的健身運動,它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著良好的影響,加強了血液循環,減少體內淤血,改善了消化作用與新陳代謝過程,幾乎適應各種人體慢性疾病的康復,對神經衰弱、神經痛、高血壓、心臟病、腸胃病、肝病、腎病、腰肌勞損、風濕寒腿、關節炎、糖尿病等等,都有良好的療效。它是一種老少咸宜的養生、保健運動。 但是太極拳良好的養生保健功效,只有在經過長期的練習以后才能發揮出來的。
第一,太極拳同其他體育項目一樣,鍛煉效果的出現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具有身體不練則退的規律。另外,身體的康復和體質的改善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就是這個道理。太極拳具有健身療病作用,但不具“立竿見影”之效。尤其現代社會人生活節奏加快,人際關系比較緊張,心情急躁,感情容易沖動,什么都講究快、速度。>>>武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一代大師翟維傳
太極拳運動持久而有耐力,從而增加自我控制能力,使情緒更加穩定。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身體機能狀態和心理狀態會發生自然的衰退,這是誰也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通過日積月累的太極拳練習,不僅能夠減緩身體的衰老,而且使精神世界青春常駐。
第二,太極拳養生保健功效是“練身、練氣、練意”綜合鍛煉的結果,能掌握太極拳真諦,本身就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太極拳是按照太極理論和中醫基本理論,按照人體陰陽五行運動的規律,通過經絡溝通表理上下,聯系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調節臟腑器官的機能活動,從而達到養生保健的作用,使人體保持正常的健康狀態。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與人的生理病理關系密切。經絡暢通則身體健康,經絡不通則生疾病。太極拳的練習方式、途徑雖不盡相同,但根本目的都在于練就充足的內氣,并運行內氣貫通十二經脈,奇經八脈,通大小周天,從而達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目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正是體現了練拳的不可間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