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種診療的方式叫手診,你知道這個手診是從何看起的么?今天我們請來了魯京碩做客天天養生給我們講解通過手掌看健康。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同仁堂中藥科技集團中醫門診部中醫專家魯京碩,講通過手掌看健康。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通過手掌看健康
1.手大VS手小
手的大小與身高體重胖瘦呈比例是正常。如是位小美人卻有不協調大手,就要小心突發病———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病光臨;如是小手的女人,手小心臟也小,功能弱不一定心臟病,但能帶來血壓低、頭暈、心悸、易疲勞,子宮功能較弱,易痛經、月經不調,性生活不如意。
2.手瘦VS手肥
手瘦與人瘦是正常。如玉手比人瘦,手指間還漏縫,就說明消化系統功能弱,性格懦弱、神經也衰弱。如手部肌肉瘦薄、冰涼,多為氣血不足或陽虛;手部肌肉瘦薄、發熱,多為陰虛火旺或內傷發熱。
胖形體與胖手是正常。如是纖細美人,手胖而浮腫,就要小心腎臟和心臟的病變;如人瘦手卻有胖手,那是脂肪堆積,就有高血壓、高血脂的可能。
3.手冷VS手熱
手部溫度應和臉部溫度一致。《黃帝內經》記載大量對手的觀察,如“掌內熱者腑內熱,掌內寒者腑內寒”。如手心熱,是心火熾盛、濕熱內蘊、膽胃失和的初期表現;如手背比手心熱,多是發燒和炎癥急性期;如手掌溫度高于手心溫度,多是血脂高或血壓高;如手掌發熱發干,甲狀腺機能亢進;如手掌紅熱,多為炎癥,血熱。
4.手掌手指色澤變化
身心健康之人,手掌是粉紅色的。如紅色變暗,表示心臟功能不好;如手上出現紅線,高血壓、風濕病或心臟病;如指尖蒼白,顯示血流障礙;如手掌突變紅茶色,可能是腦溢血將發生的征兆;如手掌上出現紅斑點,肝炎或糖尿病;如手掌發黃或呈茶色,可能患上肝病;若在黃色的手掌中,大、小魚際和指端發現充血性的紅色或暗紫色的斑塊,有可能發生肝硬化或肝癌。如有腎臟病或貧血癥的,手掌易發青;如掌部青筋明顯,也叫靜脈怒張,是腸內有糞便停滯;如手掌萎而黃,表明大腸運納失常,有腹脹、噯氣等癥;如掌色淡黃,枯槁無光者,屬脾胃氣虛,氣血不足;如黃中夾青者,屬胃寒并伴有疼痛;如手背上起小的白色丘疹,暗示膽固醇過高。
5.手指長短
兩手指的比例,在胎中就決定了的,而且終生不變。科學實驗證明,推測成年患心臟病的幾率,比受年齡影響的腰圍、臀圍比例,體重指數等要準確。
無名指較長的男性,體內含性激素丙酸睪丸素的水平相對較高,丙酸睪丸素有防止男性患心臟病的作用;而無名指較短的年輕心臟病患者的丙酸睪丸素水平偏低。
手指長短比例不同與體內性激素水平、甚至出生前性激素的影響和生長相關。手指比例與婦女生殖能力和乳腺癌的發病率相關;兩手不對稱的男子分泌的精子數較少;無名指長于食指還是有音樂天分的表現。
食指相對于無名指長,女性擁有更高的生育能力、較謙虛、較敏感、相對易患乳腺癌、不愛冒風險;男性生育能力較弱、口頭表達能力較強、攻擊性弱、方向感差。
無名指相對食指長,女性生育能力相對較弱、過分自信、相對不易患乳腺癌、很愛冒風險;男性生育能力較強、口頭表達能力較弱、攻擊力強、比較擅長數學、更容易患孤獨癥。
當然,手掌的表征變化千奇百怪,大部分病在手上能夠得到表現,但也會存在個體的差異。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深圳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魯京碩
中醫世家出身,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現受聘于北京同仁堂中藥科技集團中醫門診部中醫專家,主任醫師,教授;曾兼任中醫研究院專家門診部,主任醫師、教授;北京中醫藥養生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專業學術委員;并且是北京早掛牌的掌紋診病專家,曾為外國元首、大使和政府領導進行診療服務,報紙、電視臺多次給予報道,其專著《手診手療圖解精要》已經五次再版;2002年入選當代名人專家詞典,連續四年被邀請為中國名醫論壇嘉賓。魯教授經長期臨床實踐,汲取古今中醫名家經驗,尤其以《內經、傷寒論》為指導,認為一切內傷外感雜病不外乎陰陽,氣血失衡,故所有的治療的方法均是使陰陽恢復平衡,所研制的系列方劑既辨證施治、又因人而異用藥,并借鑒西醫之優點,擅長用綜合方法(湯劑、針灸、點穴、按摩、心理等方法配合使用),實現天人和一、藥針并用、藥食同療、內外兼治氣血雙修、順勢而為之功效,擅長藥針并用、藥食同療進行內外兼治,實現天人合一、氣血雙修、陰陽平衡、順勢而為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