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養陽的好時機,夏季人們都會因為天氣炎熱從而吃些傷陽的食物等,那么你知道夏天如何養陽氣么?今天我們請來了王鳳岐、高巍做客養生堂給我們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王鳳岐,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高巍,講夏天如何養陽氣。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夏天如何養陽氣
1.少食冷飲:
夏季氣候炎熱,冷飲成為人們愛的飲品,很多家庭無論男女老幼每天必飲數杯,以此來清暑熱。人們卻不知夏季雖然氣候炎熱,但人體的陽氣處于外泄的狀態,即盛于外而虛于內,陰氣內伏,沒有足夠的陽氣來護脾胃,過度地飲用涼茶容易損傷脾胃之氣,引起食欲減少、胃痛、腹瀉等癥狀,時間長了還會損傷腎的陽氣,導致脾腎陽虛。
2.少吃冷食物:
夏季人體的新陳代謝活動旺盛,汗出得較多,毛孔開泄,如果貪涼,如汗出后受風或空調過涼都更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夏季還是一個多濕的季節,濕為陰邪,易傷及脾陽,所以不要認為夏天只有暑熱之邪,而天天的吃冷食物。
3.夏天少喝涼茶:
特別是我國南方更是喝得多,加上廠家的宣傳,讓人民總是覺得夏天一定要喝涼茶,而不知道夏天本來是應養陽氣的。市場上有的涼茶配伍過于苦寒,這是不太適合喝的,尤其脾胃功能較弱的人更要慎服。夏季多濕,特別是長夏(大小暑季節時期)是通于脾,過喝涼茶傷了脾陽,脾對水濕的運化(代謝)功能就會下降,脾反而會被濕邪遏制,一旦脾的功能被濕邪所阻遏,則可能因為脾氣不能正常運化、氣機不暢導致體內水濕停聚,而出現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不利、水腫、四肢不溫等各種癥狀。
4.適當運動:
夏季外界陽氣旺,應多到戶外活動,可補充身體能量、調暢氣血、養護陽氣,但不宜運動過度,出門應做到防曬。走路可固護陽氣。
5.按摩涌泉穴:
中醫養生認為,“精從足底生”,精即指人體能量。足底有一個重要穴位,即涌泉穴。《黃帝內經》中說:“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處。在空閑時經常按摩涌泉穴。
本期嘉賓介紹
王鳳岐
男,中醫內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國醫泰斗秦伯未嫡傳弟子。王鳳岐先生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衛生部中醫司教育處處長,世界針灸聯合會司庫、世界骨傷聯合會總監。
從事中醫藥事業及臨床50多年,曾負責組織全國中醫專家為國家領導人進行醫療保健,應邀在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南美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及講學,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并受聘于: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臺灣中醫師會會長顧問,香港中醫師公會顧問,南美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中智醫師聯合會總監,馬來西亞醫學保健協會副會長等職,是大陸第一個去臺灣訪問的中醫,在港臺中醫藥界享有極高的口碑。
高巍
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