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兩腿弓”的調節要素:“松胯,屈膝,圓檔,五指抓地”。
松胯,是進入太極拳殿堂的一把鑰匙,沒有松胯,“兩腿弓”與身體便是脫節的。沒有松胯,腳蹬地獲得的反作用力就不能順暢地送到腰背。沒有松胯,在重心移動,動作轉身的過程中,就不能達到輕靈、協調。
八、雙腳一肩寬分虛實。
首先,雙腳一肩寬站好!就是太極拳103式的預備式!“松靜站立”2分鐘左右,目光平視,整個訓練過程,都必須睜眼練習,不可以閉目。目的是檢查全身上下是否做到了《太極拳十要>的要求,所以把《太極拳十要》背熟很有必要。其次,分虛實;把身體重心全部移到右腿,右膝微屈,以膝蓋不過腳尖為度。記住是全身的重量都以右單腿支撐,可以這樣檢查,如果你提起左腿,還能保持身體中正不晃動,你就把動作做到位了!
必須保持上身中正!頸,背,腰,臀兩個“S”成一條直線,提左腳,到右踝關節約一拳的距離,用左足趾點地,這叫“鳳點頭”然后,提左腳向左側斜向邁出,腳跟先著地,形成坐步,類似白鶴亮翅的步法,但左腳掌整個平放地上,記住兩腳尖都向前,這叫“虎坐”步子不能太大,左前腳跟與右后腳大腳趾在一條直線上,雙手可以一手前伸做按式,一手放在胯前,掌心向上;雙手亦可以平放!保持這個姿勢,時間越長越好!普通以一小時為宜!初學能堅持五到十分鐘已很好了!重點是保持“立柱式身形”實在實足,虛要虛盡,不留余地!并且,由“虎坐”變“龍姿”即從“右后坐步”,變為“左弓步”重心從右后腿向前移動,當移重心到雙腿之間時,叫“雙虛樁”雙足、雙腿平均受力或不受力,體會一下這個感覺是很有用的!然后把重心全部移到左腿,可以提起右腳,如果全身能保持中正不晃動,那么動作就做到位了!保持這個姿勢,時間越長越好。>>>楊式太極拳 初學者需注意的五點
而且,“龍換虎”也就是重復第二,分虛實,提右腳向右側前斜向邁出,腳跟先著地,形成坐步,類似白鶴亮翅的步法,但右腳掌整個平放地上,記住兩腳尖都向前,必須保持上身中正!頸,背,腰,臀兩個“S”成一條直線,這叫“虎坐”,步子不能太大,右前腳跟與左后腳大腳趾在一條直線上,雙手可以一手前伸做按式,一手放在胯前,掌心向上;雙手亦可以平放!保持這個姿勢,時間越長越好!普通以一小時為宜!初學能堅持五到十分鐘已很好了!重點是保持“立柱式身形”實在實足,虛要虛盡,不留余地!后,“虎換龍”即重復第三,由“虎坐”變“龍姿”,不同的是從“左坐步”變為“右弓步”,要領要求相同。收功要收好!練完以上步法訓練!要恢復“松靜站立”一會,同太極拳103式的收勢。
楊式太極拳十大腿法:
一、白鶴亮翅講解
白鶴亮翅又叫“白鶴晾翅”或“白鶴涼翅”。右臂上揚亮掌,左臂下落按掌,右腿坐實,左腳虛點,舒臂提踵猶如白鶴亮翅,故名。
白鶴亮翅勢之特點是上分下踢。分以開敵正門,暴露其襠腹,我本坐身虛勢,提踵踮足之虛腳乘隙起腿飛踢敵之襠腹或脛骨。因白鶴亮翅是稍起身飛踢,所以是以踢敵腹襠為主,以踢脛骨為輔,散手之時亦常實施套腿還踢。其腿法較為復雜。敵受我之分,其勁已落空而傾側,復受我下部之攻擊,必負痛而轟然傾跌矣。故《太極拳體用全訣》云:“舒臂提踵似鶴棲,著意隨心肱貫氣,上分下展開敵門,信步攻防驚天地。”>>>楊式太極拳 十套徒手套路簡單簡介
二、退步跨虎講解
退步跨虎勢,轉身撤步,兩手雙分,其轉身退步的形象酷似跨上虎背,故名。在拳術上通稱“跨虎勢”。此勢外形似白鶴亮翅,但兩手分開要比白鶴亮翅展開得多,腰胯下沉亦相對較低,以顯示其“跨”勢。此外,左手在白鶴亮翅中只有分摟采按之勁,而本勢又含捋挒之勁,右手在白鶴亮翅中只有提掤格截之勁,而本勢又含黏分之勁,這是兩勢手法區別之所在。
退步跨虎勢兩手之分謂“剪刀分”,兩手向左右分開要同時進行,分開不宜過快,開始時分開幅度較小,轉腰撤步,左手尚在右臂肘彎處,待對方按力動搖,我兩手進一步分開,兩手的分開亦不宜過早,過早不能充分運用腰力。對于對方直前而來的按力,光用兩手上下硬分是有困難的,應該先轉腰胯退步,引進閃化,改變對方的勁力方向,使其直來的按力落空,然后以我兩腕黏對手兩腕里側左右分之,方見引進落空之妙。
三、高探馬講解
高探馬是象形會意的拳勢,右掌橫掌撲面身漸高起,表示高探馬頭,故名。一說形容其高高地站在馬鐙上探路,一說因探身跨馬之勢而得名,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