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屬于干果中的一種深受大家的喜愛,那么你知道栗子有哪些功效么?今天我們請來了張曄做客天天養生視頻給我們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原主任張曄,講栗子的功效。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栗子的功效
栗子的食療作用:
1、益氣補脾,健胃厚腸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干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并能幫助脂肪代謝。保證機體基本營養物質供應,有“鐵桿莊稼”、“木本糧食”之稱,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2、防治心血管疾病
栗子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于人體健康。
3、強筋健骨,延緩衰老
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4、栗子生吃,每日5至8顆,適宜于吐血、便血者。
5、補腎
早晚生食栗子2顆,對老年腎虧、小便頻繁有益。用10顆栗子和豬腎、薏仁、大米熬煮成粥,可治療由一般腎虛引起的腰腿無力。
栗子含有豐富的營養,每百克含糖及淀粉62~70克,蛋白質5.1~10.7克,脂肪2~7.4克,尚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PP及無機鹽。現代醫學認為,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對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等疾病,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老年人如常食栗子,可達到抗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
栗子也是一種補養治病的良藥。祖國醫學認為,栗子性味甘溫,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和消腫等功效,適用于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腰腳不遂、小便多和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及外傷骨折、淤血腫痛、皮膚生瘡和筋骨痛等癥。按中醫理論,“腎主骨,腰為腎之府。”故腰腿酸軟等癥,主要是腎虛所造成。栗為腎之果,能益腎,食之自然有效。古人用栗子治病、滋補的方法很多。用于栗子30克,加水煮熟,放紅糖適量,每晚睡前服1次。對病后體虛、四肢酸軟無力有效;用于補腎氣、壯筋骨,可用栗子、大米適量,共煮粥,加白糖食用,每日1次。老人如有腎虛、腰酸腳弱者,每日早晚各吃風干生栗7個,細嚼成漿咽下;也可用鮮栗子30克,置火堆中煨熟吃,每天早晚各1次。治跌打損傷、淤血腫痛,可用生栗子去殼,將肉研爛如泥,涂患處。
栗子由于生食難消化,熟食又易滯氣,故1次不宜吃得太多;凡有脾虛消化不良、溫熱甚者均不宜食用。此外,用栗子治病,需要生吃。李時珍介紹的方法是:“以袋盛生栗,懸掛風干,每晨吃十余顆,隨后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吃時要細細嚼碎,口感無渣,成為漿液,一點一點咽下去,才能起到效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深圳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張曄:
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原主任,營養師,對臨床多種疑難病、常見病、危害病有豐富的營養治療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