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的健康才是真的健康,你知道脾虛的癥狀有哪些么,脾虛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請來了梁超做客天天養生給我們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干部科、老年病科主任梁超,講脾虛的癥狀有哪些。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脾虛的癥狀有哪些
癥狀一:舌苔有變化。
舌頭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健康的舌頭表面應為紅色,看上去很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輕薄且非常干凈。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同時,在夏季,脾濕的人也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癥狀二:食欲下降。
因為在中醫理論中,當濕氣進入體內后容易傷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饑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后卻有飽脹的感覺,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
癥狀三:早起不適。
清晨起床,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為虛弱。
中醫認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癥狀四:濕氣重。
濕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導致的。體虛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從而消耗營養的能力減低,營養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癥狀五:如廁宿便異常。
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為脾濕的癥狀,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
由此,如果出現以上這些癥狀,那你真的脾虛了。
脾虛怎么辦
高粱
高粱,其味甘、澀,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溫中消積的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便溏腹瀉等人群。高粱的尼克酸含量雖然比玉米低,但為游離型,更易被人體吸收,患有慢性腹瀉的病人常食高粱米粥,能取得明顯的食療效果。
青魚
適用于脾胃虛弱、體弱多病的寶寶。青魚肉中含有核酸及鋅等微量元素,可增強體質;也是營養佳品,有補氣化濕、養胃醒脾功效。
薏米
又叫薏仁米、苡米、苡仁,它味甘、淡,性微寒,有利水滲濕、健脾、清熱排膿的作用。嶺南地區濕氣較重,所以大家可以用它來煮湯,幫助祛濕。要注意的是,薏米雖然有健脾作用,但它畢竟偏涼,所以平時有怕冷的陽虛體質者不宜長期服用。
紅棗
適用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神疲乏力、易感冒的人群。棗含有糖、鈣、磷、鐵、維生素C、維生素P等,是“天然的維生素丸”,具有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功效,近年還發現有增加環磷酸腺苷活性、強身、保肝、抗變態反應等作用。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深圳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梁超
男,主任醫師,的脾胃病專家,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干部科、老年病科主任。中國醫學會胃病專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中醫藥學會內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中醫老年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從事食道疾病、胃炎、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炎、肝硬化、胰腺炎、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的內科治療與研究。臨床經驗豐富,具有精湛的技術水平,多年來為成千上萬的患者解除了疾苦,省內外遠道慕名而來求醫者絡繹不絕。已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論文十幾篇,作為副主編參與編寫了《老年消化病》等醫學專著(己2007年由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一項省局科研負責人,二項省級科研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