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癥狀不一定都很典型
醫學研究人員發現,50%的糖尿病患者沒有癥狀,而一旦出現典型的多飲、多食、多尿、消瘦“三多一少”癥狀時已經不是早期了。醫學專家提醒,患病后,每個人的表現都不一樣,不少糖尿病患者癥狀并不典型。>>>脂肪肝與糖尿病的聯系
老年人不要被“老年皮膚瘙癢”這一病名迷惑了,患了皮膚瘙癢,去皮膚科看病,也別忘了去內分泌科看看。以前有個病人小腿被蚊子叮了一下,抓破后感染經久不愈,皮膚科建議去內分泌科,一查是糖尿病。灰指甲、腳氣等“典型”皮膚病背后也可能隱藏著糖尿病。因為糖尿病患者體質較弱,霉菌易乘虛而入造成感染。
有些人老覺得“心里鬧騰、發熱”,常常口渴,吃根冰棍就好了。這也可能是患了糖尿病,因為葡萄糖損傷口腔黏膜,導致口干。吃的食物干干凈凈,卻常常拉肚子,過一段又大便干結,兩者交替出現,可能是糖尿病作祟。這是因為高血糖會導致病人腸道植物神經功能損害。牙齒松動、口腔膿腫、口臭,口腔科醫生恐怕難除病根,因為糖尿病導致抵抗力低下,口腔易感染。
有人因頭痛掛神經內科的號,一番排查懷疑是鼻竇炎。耳鼻喉科醫生卻建議他去內分泌科,原來血糖高容易引起細菌感染,鼻竇炎的根源在于糖尿病。某些男科病、婦科病也可能是糖尿病造成的。葡萄糖分泌過多易引起細菌繁殖,引發女性外陰瘙癢、白帶多,男性可因此患上龜頭炎。有的男性年紀不大便性功能減退,年輕女性受孕能力低,都可能與糖尿病有關。有些人特別是女性常常出現小便疼痛且次數多,俗稱“小便火”,就是泌尿系感染反復發作,也可能是糖尿病。>>>古人張仲景怎么樣治療糖尿病
家族中有人患了糖尿病,其他人都是易患人群。40歲后,糖尿病患概率陡然上升。14歲以下的“小胖墩”有60%患的是2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是過去成人才會患的,這與垃圾食品盛行關系密切。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肥胖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如果雙胞胎的其中一個患糖尿病,另一個幾乎100%同病相憐。
目前,大眾較為熟悉的糖尿病診斷方法是血糖檢測: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毫摩爾/升,餐后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爾/升,這種方法隨意性較大。糖尿病診斷的“金標準”是糖耐量試驗。先測一下空腹血糖,如大于等于7.0毫摩爾/升,再將75克無水葡萄糖粉用200毫升溫開水溶解,空腹喝下,如果2小時后超過11.1毫摩爾/升,即可確認為糖尿病。
結語:糖尿病有許多時候也是沒有癥狀的,或者說是癥狀不明顯,往往被人們所忽視,所以糖尿病的預防也不能單單靠一些癥狀來判斷是否有。還需要定期到醫院檢查才可以科學預防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