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吳式太極拳強調“中正”。不偏不倚,使自身重心穩定,無失重之虞。吳公澡老師在《太極拳講義》中說:“伸屈開合之末發謂之中,寂然不動謂之定。心氣清和,精神貫頂,不偏不倚,足為中定之氣,亦道之本也。”
我們都知道,人體之運動,是由脊柱為中心,牽引四肢。所以,吳式太極拳強調中定的道理,即在于此!
其二,安舒。吳式太極拳之所以強調安舒,是基于練拳必須心平氣和,無浮躁之弊?!妒齽菪泄π慕狻氛f:“立身須中立安舒,支撐八面。”安舒的安點就是練拳時必須“由自然之中,得其安適。”
在自然中,徐徐松展。才能達到“以心行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廣運身,務令順,乃能使利從心。”心氣浮躁足練不好太極拳的。
其三、吳式太極拳強調“輕柔”。以靜制動,以柔制剛。輕柔者并非不用力,而足不用蠻力?!短珮O拳經》用“一羽不能加,蟲蠅不能落”,形容“輕柔”的標準。才能達到“人不知我,我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輕柔”是能否練好太極拳的標準。但也是難練的。非用心之久,不能得此境界。
其四、圓活。練吳式太極拳必須遵照“圓活”的原則。圓者,圓滿之意也!務求每一動作、姿勢,達到圓滿的要求,而無缺陷?;钫?,靈活也!無遲重之弊!所以《太極拳論》首先就強調“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貫串是圓活的具體表現。
太極拳的修養之道:
太極拳的修養之道,在于將個體生命沉潤于天地之間。籍休養之道,以變化質,光輝生命,點化人生。納于至善完美之高價值統會之中。
太極拳其理主道家一脈,旁及儒、釋。太極拳足黃、老哲學在拳學上的體現。“靜中常養靈虛氣,動時繞有盤空意”。講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慢勝快”此則非有真工不辦,此中包括心性、傳授、學養、悟性、實踐諸多方面的學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