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打太極是否需要配樂
動作圓柔,綿綿不絕,太極拳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有人說,打太極自古就不配樂,有人覺得有音樂才能靜下心來。那么到底要不要配樂呢?
打太極拳,講究“拳到,意到,氣到”,即先做對架勢,然后打到哪兒要想到哪兒,氣血才能隨之在周身流動。這就要求打太極時要沉靜下來。起初,人們打太極是為防身,沒有配樂。隨著其功效轉向“養生”,練習者大眾化,太極養生音樂也隨之產生。現在的太極養生85式,太極劍32式以及的“程楊吳武孫”式中,除了節奏特快的,都有相應配樂。
不過,打太極是否要配樂還需視情況而定。一般來講,初學者剛開始學“架勢”,動作很難和音樂配合起來,因此可以先不用音樂。練習一兩年后就需要音樂配合,打到三四年的時候就可以隨心所欲,無需音樂也能做到平心靜氣,集中注意力。另外,還要視環境而定。現在城市里,很難找到特別安靜的地方,因此配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鬧中取靜”的作用,幫助練習者靜心。
有些人開始配樂可能有些不適應,不過練習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音樂不僅可以輔助靜心,還能幫助調節氣息,如果集體打太極,音樂還能幫助調整節奏,提醒動作進程,使之整齊劃一。
不過,配樂只起輔助作用,練習者不能被音樂控制,要“聽而不聞”,把注意力用在動作上。配樂要輕緩,不用口令式的。如果您已經能做到靜心打拳,也可不配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