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看手相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但是經過調查這還是具有一定的科學理念的,那么你知道如何通過手掌看健康么?今天我們請來了高振宗做客貴州衛視給我們講解手上的健康密碼。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主任醫師高振宗,講手上的健康密碼。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手上的健康密碼
手溫高低辨寒熱
握手是大家熟知的禮儀。兩人一握手,就能感受到對方的手溫。楊氏手診對于手感辨證有四句口訣:“手掌長握熱到燙,多是實熱炎癥傷;握久反而不覺熱,多是體內有虛火。手掌握著像冰塊,寒氣游竄體內外。若是只有手指寒,心臟血管慢循環。”意思是說,握手時感到對方手溫比正常人高,尤其是越握越覺得熱,一般提示此人患了一種實熱病,多是炎癥類疾患。如果一開始握手感覺有點熱,但是時間長了反覺得不是很熱,一般是虛火,這種人容易失眠多夢、心煩口干。
手感比正常人寒者,一般屬于陽虛,常見于甲狀腺功能低下、微循環障礙、月經不調等患者。如果主要是手掌寒,一般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弱一些,受涼容易腹瀉,女士多為白帶過多。如果主要是手指寒,一般提示心血管循環不是太順暢,這類人容易疲勞乏力、頭暈頭痛。
青筋體現淤痰毒
打過點滴的朋友都知道,輸液針頭都要刺入手背的“青筋”里。這些“青筋”實際上是靜脈血管。如果靜脈血管回流受阻、壓力升高,“青筋”常常在體表凸起、曲張。血液回流之所以受阻,就是因為人體內的淤血、痰濕、熱毒等物質不能及時排泄出體外,積滯于體內,漸漸地發于體表。您可以張開手掌看一看,哪些地方有“青筋”。
楊氏手診對于手掌青筋辨證也有口訣:“青筋出現莫慌張,仔細查看在何方。拇指根下肺氣阻,中指根下心氣傷。食指根下肝氣滯,掌心若有腸不暢。”大家仔細觀察青筋的位置,有助于初步識別疾患。
掌紋提示亞健康
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但是掌紋卻有相似的地方,幾乎都有走向大致相同的三條主線,也有人的主線有四條以上。主線的附近還有一些橫豎交叉的掌紋,有的像“Ⅹ”,有的像“十”,有的像“米”,有的像“口”,有的像“#”,還有的像“”。
一般來說“Ⅹ”與“十”提示有亞健康的可能,“米”提示炎癥、息肉,“口”、“”提示疾病在發展,“#”提示慢性疾患。比如中指根紋到掌根部這片區域,大致是腸胃所在的全息區域,這個位置出現“Ⅹ”與“十”,一般提示腸胃可能處于亞健康狀態了,比如吸收不好,排便沒有規律等。食指根部向下約一平方厘米的區域是肝膽所在的全息區域,若是出現“口”和“#”,一般提示有膽囊炎、脂肪肝、膽囊息肉的可能,或者容易發生上述疾患,應該加強預防保健。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貴州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高振宗
中醫手診專家,畢業于北京中醫學院,大專學歷、執業醫師。退休于北京市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出身中醫世家,家父高桂林先生系四大名醫施今墨先生弟子,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本人熱愛中醫事業,自幼受家父傳授、教誨,至今從醫四十余年。擅長中醫內科,對治療中風、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疲勞綜合癥、更年期綜合癥、肝病、脾胃病、婦科不孕癥、男科不育癥有獨到之處。精通針灸,特別是頭針、耳針,擅長用負壓刮痧法、刺血療法治療各種疑難雜癥臨床效果顯著。 本人的中醫手診研究居北京市領先地位,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開創了首家中醫手診門診。曾先后多次在中醫研究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北京理工大學、中宣部、舉辦過中醫手診講座,并應邀在上海、大連、福州、石家莊、唐山、淄博、香港、澳門、莫斯科等地巡回講座,學員遍及全國及海內外。并曾為五十多萬人觀手診病,進行生理、病理以及心理分析,準確率在90%以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國家領導人王光英、雷潔瓊、傅鐵山等也曾親切接見我,邀請我為其觀手診病,并給予了熱情評價。現本人已有多篇中醫手診論文獲獎、參與過四本著作的著述(包括《中醫針灸實用臨床大全》 中的頭針、手針、耳針部分,《偏方治大病》中的男科部分,《偏方治大病小絕招》中的食療部分),《高桂林醫案醫話經驗方》。另外本人還曾于1997年應邀參加了在越南舉辦的“亞太地區傳統醫學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