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楊式太極拳。
特點:動作外形舒展大方,中正圓滿,動作氣勢恢宏大度,渾厚凝重,動作連接和順自然,簡潔連貫,動作勁力剛柔內含,深藏不露,動作速度柔和緩慢,連綿不斷。
注意:防止過分追求動作柔,姿勢低,幅度大,造型美,造成動作變形,以及出現跪膝、拔根等毛病,動作輕飄,出現柔軟操化,失去輕靈中的沉穩,沒有內勁。
楊式太極拳由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從學于河南溫縣陳家溝陳長興,與其子楊健侯、其孫楊澄甫等人在陳式老架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發展了“楊式太極拳”。其拳路逐漸刪改了陳式老架中原有的縱跳、震足、發勁等動作,由楊健侯修訂為中架子,又經楊澄甫一再修訂逐漸定為楊式大架子,即現在廣為流行的楊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剛柔內含,輕松自然,輕靈沉著兼而有之。姿勢開展,平正樸實,練法簡易,由松入柔,積柔成剛,剛柔相濟。正如楊澄甫所說:“太極拳是柔中寓剛,棉里藏針的藝術”。架勢有高、中、低之分。
三 ,武式太極拳。
特點:動作外形拳勢緊湊,古樸簡捷,動作過程起承開合,節序清晰,動作氣勢中正雅致,勢不可侵,動作氣勢舒緩適中,勢斷意連,動作勁力勢勢貫穿,勁力完整。
注意:兩手不出 足尖,左右手各管半邊,不可逾越。
武式太極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楊露禪從陳家溝返鄉后,深愛其術,從學楊于陳式老架太極拳,后又從陳清平學趙堡架,經過修改,創造了“武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既不同于陳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楊式大架和小架,學而化之,自成一派。其動作簡潔緊湊,架勢雖小而不局促,動作舒緩平穩,出手不超過足尖,收時不緊貼于身,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進退旋轉始終保持中正。步法嚴格,分清虛實,小巧靈活,邁步時足尖先著地,然后再足跟著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
弓步前腿膝蓋不得超過足尖,后腿不挺直高拔。拳勢講究起、承、開、合,動作連貫順遂,用內功的虛實轉換和“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以“神宜內斂”,“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動身隨,意動氣隨,意到氣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達到意、氣、形三者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