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因為體內出現了各種的結石而導致的,那么你知道痛風的癥狀么?今天我們請來了于清宏做客健康有道視頻給我們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風濕免疫科于清宏,講痛風的癥狀。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痛風的癥狀
痛風前期:
又稱為高尿酸血癥時期,這個時期的主要表現就是體內尿酸持續或波動性增高,沒有痛風臨床癥狀。
痛風發作期:
多在午夜發病,多侵犯單一關節,以拇指及第一跖趾關節多見,腳部關節出現劇烈的疼痛,腫脹、發紅。
痛風間歇期:
該階段的痛風癥狀主要表現是血尿酸濃度偏高,不及時治療會反復發作,痛感加重,病程延長。
痛風慢性期:
慢性期在發作關節處出現大小不一的痛風石,隨著時間的延長痛風石逐步變大。
痛風晚期:
痛風石增多,體積增大,易破潰流出白色尿酸鹽結晶,出現浮腫、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壓、貧血等提示腎功能受到損害。
無癥狀期:
顧名思義,在這個階段,可以說患者可以幾乎沒有任何生理上的不適,唯一能夠判定他們患有痛風的指標就是血液中尿酸含量呈持續性或波動性的增高。
急性關節炎期:
患者常常會在半夜,因為腳趾、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指關節、肘關節等處出現紅腫熱痛的癥狀而被痛醒。并且患者會發現,這些關節的正常功能有了明顯的障礙。測量體溫時會發現溫度有升高。
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期:
發病的關節會出現腫脹、僵硬、畸形,就像石頭一樣,不對稱,大小也不一致。多見于耳朵輪廓、腳趾、手指間等地方。
腎病變:
90%以上的痛風患者都伴有腎臟的病變,早期表現為偶發性的蛋白尿,隨著病情的加重,就會轉變為持續性蛋白尿,夜間起夜次數增多,再發展下去就是腎功能不全,甚至會因為腎衰竭而死亡。
20%左右的痛風患者則會出現尿酸性的尿路結石。如果不及時治療,結石反復造成損傷時,就有可能會合并感染,引起腎炎,對腎臟造成近一步的損害。
可以說,這個病變對于人體所帶來的傷害是相當嚴重的。
高尿酸血癥與代謝綜合征:
高尿酸血癥的患者也往往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謝綜合征,痛風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這就大大增加了痛風患者心肌梗塞、腦梗等疾病發作的風險。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寧夏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于清宏
男,主任醫師,教授,科主任,風濕病學博士,分子免疫學博士后。曾任全軍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沈陽軍區醫學科學委員會常委,沈陽軍區風濕病學會主任委員,遼寧省風濕病學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學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雜志常務編委,大連醫科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省級名中醫。現任廣東省風濕病學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