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蟲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見的,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更可怕的是蚊蟲容易傳染病毒,那么你知道如何預防么,今天我們請來了楊蓉婭、曾曉芃做客養生匯給我們講解夏天防蚊蟲。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軍區皮膚美容專科中心主任楊蓉婭,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有害生物防制所副所長曾曉芃,講夏天防蚊蟲。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夏天防蚊蟲
1:用八角、茴香洗澡:
去廚房的調味罐里找出八角、茴香各兩枚,泡于溫水臉盆中。媽媽寶寶都可以用這盆水洗澡,洗后身上淡淡的香味就如同加上了一道無形的防護罩一樣,蚊子再不敢近身。
2:殘茶除蚊:
如果你是個有心人,那就收集平時喝剩的殘茶葉,將其曬干后就可以在蚊子容易進出的地方燃燒,驅除蚊蟲。或者將陰干的艾葉等搓成繩索,點燃后放在室內,其煙味同樣可以驅蚊。不過操作時別熏到了寶寶。
3:風油精驅蚊:
在臥室內放幾盒揭開蓋的清涼油或風油精。一段時間后清涼油會表層會有污垢,要及時刮掉,以免減弱效力。
4:安裝橘紅色燈泡:
室內安裝橘紅色燈泡,由于蚊子害怕橘紅色的光線,所以能產生很好的驅蚊效果。如果沒有橘紅色燈泡,也可用透光性強的桔紅玻璃紙套在60瓦的燈泡上,蚊子會四處逃散。
5:糖水粘蚊:
找出家里的空酒瓶,每只酒瓶裝進約10毫升的糖水溶液,輕搖幾下,使瓶子內壁周圍粘上糖液,分別擺放于蚊蟲活躍之處。蚊蟲聞到糖味,會自動投入“瓶中陷阱”被死死粘住。這招有點守瓶待蚊的味道,不過能滅一個算一個。
6:電風扇劈蚊:
利用蚊子在晚上有趨光的特性,關掉家中所有的燈后,然后開啟有指示燈的臺扇并大角度搖擺,扇葉會以大力劈空掌扇死許多蚊子。
7:芳香木屑驅蚊:
在房間內把用一些木屑,好是有芳香味的木屑,放在鐵罐里,在木屑上放幾塊燒紅的炭,再放一些干的柑桔、橙或柚子皮在面上,燃燒后會散發出十分強烈的氣味,蚊子聞到就會“退避三舍”。
8:涂抹薄荷:
取幾片薄荷、紫蘇或西紅柿的葉子,揉出汁涂抹于身體裸露的皮膚上,蚊蟲聞到這些植物汁散發出來的特殊氣味,唯恐避之不及。 注意遠離寶寶嘴部。
9:香皂水滅蚊卵:
在陽臺放一個盆,盆里放上香皂與洗衣粉制成的肥皂水,可以引誘蚊子在水里產卵。這種咸性的環境不適宜蚊蟲生存,因此過后數日,水盆中就會布滿許多死亡的幼小蚊蟲卵。
10:維生素B2可防治蚊蟲叮咬:
將維生素B2片碾成面,用醫用酒精調和涂在暴露部位即可。此方既能治療又能預防。
11:薰甲魚骨法:
吃甲魚后的甲魚骨切莫丟棄,烘干后碾成粉。再買一個電蚊香,將甲魚骨粉倒入電蚊香斗內,插電加熱,效果極好,且對人絕對無害。您可知甲魚怕蚊叮,一叮即死;蚊子怕甲魚骨熏,熏到必亡。
12:白醋驅蚊:
在室內噴灑點白醋,也可達到驅蚊效果。
捕蚊燈:
利用蚊子的趨光性以及對波長的敏感性,將蚊子吸引來后,用高壓電擊。一般選擇光度8瓦以上或雙燈管的捕蚊燈,多變化擺放位置效果更好。在集蟲盒里加點醋,將引來更多蚊子。
滅蚊拍:
與捕蚊燈的原理類似,無化學污染,適合有孩子的家庭使用。平時不用的時候,要把電池取出,放置在小孩接觸不到的地方;撲殺蚊蟲后,要用軟毛刷輕刷,不能用水洗。
驅蚊表:
蜻蜓是捕食蚊子“大王”,蚊子聞其聲而逃。驅蚊手表模仿蜻蜓振翅的聲音驅蚊,有效范圍1平方米之內。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云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楊蓉婭
女,53歲,畢業于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軍區總醫院副院長、兼全軍皮膚病診治中心主任,北京軍區皮膚美容專科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東莞美立方整形美容醫院特約專家,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安徽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
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1次,個人榮立一、二、三等功各1次,全軍一級英雄模范,“共和國衛士”榮譽稱號。所帶領的科室榮立集體三等功2次,2006年獲得解放軍四總部授予的全軍首屆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獎,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高領導人親切接見。2010年被授予技術少將軍銜。
曾曉芃
男,1963年1月出生于江西南昌,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有害生物防制所副所長、主任醫師(研究員)。2002年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系,獲博士學位。
曾曉芃業務領域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一是對蚊、蠅、蟑螂、鼠類等病媒生物的監測,開展有關防制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特別是針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展進行相關調查與防制工作,為奧運害蟲防制行動規劃及預案的制定提供依據;二是開展殺蟲劑抗性監測與檢測技術研究,重點在蟑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以及快速檢測診斷技術;三是參與全國和北京市病媒生物防制標準及防制規劃的制定,為社會提供蟲害防制技術指導、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等。目前主持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研究課題《我國重要病媒生物控制技術標準的研究》,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預防醫學研究基金3項課題,重點進行德國小蠊CytP450抗性基因的分離及抗性的基因診斷、生化抗性快速檢測技術、蟑螂危害與鼠情狀況調查及防制技術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