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深呼吸
清晨(除霧天外)到寬敞的庭院或曠野,先伸臂彎腰,踏步踢腳,活動一下身子,然后進行10~15分鐘的深呼吸。此法不僅能增強肺活量,而且能清醒頭腦,振奮精神。這對行動困難、不能參加其他鍛煉活動的人來說,尤為需要。
5、遠眺四方
俗話說“綠色是生命”,每天早晨多看綠色、遠眺四方,有益于增強視力、防治近視。方法:立正,自然呼吸,兩目平視前方,盡力注視遠方的綠樹、青山約1~2分鐘后,閉目低頭沉默一會,轉首向左方遠眺1~2分鐘(轉頸不轉腰);再閉目低頭沉默一會后,轉向右側遠眺,如此反復多次,共約持續15~20分鐘(時間長些更好)。
6、吃好早飯
現在有不少老年人喜歡睡懶覺(特別是冬春季節),以為是好的“享受”,等到起床、洗漱完,已來不及活動就要吃早飯了,也有的人胡亂填一下肚子,有的甚至餓著肚子就出去了,這是不好的習慣。早飯不但應該吃好,而且應該吃飽,才能供給人體一上午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如果經常不吃早飯或吃得很少、很馬虎,就會使人體內血糖含量不足,可產生心慌、頭暈、肢體乏力,時間一長還會造成胃腸疾病,影響自身的健康。
7、凈大便
定時、通暢地解大便,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每天按時排便,可減少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從而避免有害病菌繁殖,減少胃腸道疾病(嚴重的如腸癌)的發生。但好是早飯后再排便。這是因為早飯進入胃腸后,可增加腹腔的內壓,迫使腸道內上一天的食物殘渣排泄得更干凈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