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是我們開門七件事之一,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那么你知道如何健康用油么?今天我們請來了李智、劉東莉做客養生匯給我們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營養學家劉東莉、北京同仁堂(集團)文化傳承中心專家李智,講如何健康用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健康用油
一、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油除了對人體提供能量和增加食物口感以外,主要是對健康非常重要,提供人體脂肪酸,脂肪酸包括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人體需要的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是有一定的比例,以前認為是按:1:1:1食用好,現在證實飽和脂肪要小于1。
而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一般食用油中都會含有這三種,只不過含量有高有低,動物油、椰子油和棕櫚油主要的成分是飽和脂肪酸,心臟病人就要少選擇。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欖油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可作人體需要的多的單不飽和脂肪酸的來源。
葵花油,大豆油和海鮮類中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多不飽和脂肪酸中的亞油酸和亞麻酸是必須脂肪酸,是機體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不僅為營養所必需,而是與兒童的生長發育和成長健康有關,更有降低血脂,治療冠心病的作用,且與智力發育、記憶等生理功能有一定的關系,這兩種必需脂肪酸,不能缺乏,否則會形成脂肪酸缺乏疾病。
亞麻酸和亞油酸每天攝入比例應該是1:(4-6),現代人群油的攝入過高,亞油酸攝入太多,而亞麻酸攝入較少,不成比例,據調查比例是1:20,所以我們可以食用山茶油和紫蘇油來補充亞麻酸,亞麻酸是EPA,DHA的前體,是很重要的。不同的食用油的脂肪酸構成不同,營養特點也不同,因此應該經常更換油的種類,不能單一食用一種油,建議大家可以買小包裝的不同的油,調換食用不要偏愛一種,這樣才能攝入這些脂肪酸,讓身體更健康。
提醒大家不能過量吃油,中國營養協會推薦每人每天25-30g油即可。少吃油,吃好油,對于肥胖者和心腦疾病者一定要限量了。
二、食用油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不能多吃,油類熱量很高,容易引起肥胖,會增加心腦疾病的風險。
2) 烹飪時,油不宜過熱,有些油特別容易氧化,而且溫度過高會形成很多治癌物,影響身體健康。如橄欖油,亞麻籽油等,做涼拌比較好。
3) 不能反復用油,會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產生毒物,毒物會越來越多,油多用兩次。
三、如何儲存油?
1、密封 2、避光 3、低溫 4、干燥
四、如何挑選油?
1、看 顏色清淡、無沉淀物或懸浮物。
2、聞 無臭味,保存中沒有使人討厭的酸敗氣味,油的氣味正常、穩定性好。
3、嘗 有焦苦味就不好。
4、要求其富有耐寒性,若將油放在低溫下,也不會產生渾濁物。
本期嘉賓介紹
李智
李智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專業,有著深厚的國學素養、廣博的中醫理論及實踐知識。在2008年奧運會上為唯一一名女性,用英文向所有參賽國及參賽運動員、隊醫做運動針灸的講課,并擔任第一、第二次世界健身氣功大會的同聲傳譯。曾多次接待外國領導人和專家,并在奧地利、迪拜、波蘭等國家的孔子學院用英文推廣中醫,受到廣泛好評。
職業背景:
目前擔任北京同仁堂(集團)文化傳承中心專家;
同仁堂海外中醫藥專家,代表同仁堂集團擔任海外同仁堂和孔子學院中醫藥雙語講學專家;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專家”及“中國藥膳研究會理事”
劉東莉
國家衛生部命題委員會委員,一直從事臨床及臨床營養工作,熟練掌握常見疾病和疑難疾病的營養治療,開展了各種疾病的腸內營養,注重老年性疾病和代謝性疾病的飲食調養,對長期臥床和鼻飼病人的營養具有豐富的經驗。注重飲食與疾病的預防,開展了營養科普工作和營養實驗室理化檢驗工作。在航空營養方面,調整住院飛行人員的膳食結構并進行航空營養科研,曾多次獲得全軍科技進步三等獎;發表了幾十篇營養學術論文,編著了《中老年營養》、《嬰幼兒喂養》、《果品養生小百科》、《患者膳食指導》、《幼兒寶寶聰明食譜》、《撥打糖尿病熱線》、《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飲食治療》等書籍。參編了《特殊營養學》、《臨床營養學》、《飲食健康》等書籍。經常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進行營養科普講座,并作客新浪網、北青網專家訪談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云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 放屁多是怎么回事 你以為是脹氣 那是疾病的信號
-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就愛養身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后回復【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