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睡眠是養生的關鍵
睡眠不宜仰俯。
睡覺別臉向下,也不能直挺挺面朝上。趴著睡(俯臥)影響呼吸、心跳,也易做噩夢;仰著睡則四肢肌肉不能放松易疲勞,且手易搭胸,也易做噩夢。應該向右側身屈膝,所謂“睡不厭蹴,覺不厭舒。”向右側身不壓心臟。當然左右變換睡姿也可以??傊股眢w血上下流通,醒時筋肉舒展自如即可。
睡前不宜憂慮。
睡時一定要專心安穩思睡,不可想事。若睡前過多思考問題,甚至憂愁焦慮,則心神不得安靜,這樣不但會失眠,而且對身體的損害會比白天更大。
睡前不宜惱怒。
睡眠只有達到“神靜志和,心境安寧”的境地,才能進入熟睡?!端貑?middot;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思則氣結。”凡情志的變化都會引起氣血的紊亂,從而導致失眠,甚至疾病。所以睡前非但不可惱,亦應防止任何情緒的過激。
睡前不宜語言。
中醫認為:肺為五臟華蓋,主出聲音,凡人臥下,肺即收斂,如果此時言語,則易耗肺氣,既傷氣又損津液。這好像鐘磬一樣,不懸掛不能發聲。另外,睡前說話也會使精神興趣,思想活躍,從而影響入睡,導致失眠。尤其是久別重逢,勢必話多,躺在床上還回憶往事或訴說離別之情,使情緒不得安靜,又怎么得以入睡呢?
睡前不宜進食。
睡前不宜飽食、饑餓又或大量飲水及濃茶、咖啡等飲料?!杜碜鏀z生養性論》說:“飽食偃臥則氣傷。”《抱樸子·極言》曰:“飽食即臥,傷也。”《陶真人衛生歌》說:“晚食常宜申酉前,何夜徒勞滯胸膈。”都說明了飽食即臥,則脾胃不運,食滯胸脘,化濕成疾,大傷陽氣。如果饑餓狀態入睡則饑腸轆轆,也難以入眠。因此,不妨睡前吃少許食物后稍休息一會再睡;若夜臥以后,在床上進食,則對身體更為不利。當然由于特別情況所造成的因饑餓而進食,則又當別論。只是不應該形成一種習慣。